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及效益评估研究
李永会
新平县桂山街道城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云南省玉溪市 653499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畜禽养殖业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品,但也带来了大量的粪污,成为农业环境管理中的难题。传统的处理方式,如直接排放或填埋,不仅占用土地,还可能污染水源、空气和土壤,进一步加剧环境问题。畜禽粪污生态还田模式通过回收粪污作为有机肥料,不仅减少了污染,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此外,该模式通过减少化肥使用,推动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畜禽粪污生态还田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应用背景
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养殖粪污作为资源回收并合理利用,通过还田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升作物产量。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同时也促进了土壤改良、农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畜禽粪污作为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等营养成分,能够有效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使用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通过这种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粪污处理问题,还为农业提供了环保、可持续的肥料来源。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控制粪污中的病原菌和重金属含量、平衡肥料使用量与土壤承载力、以及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等问题。因此,推广这一模式时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以确保其效果并避免负面影响。
二、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的实施效果
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在实践中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研究表明,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透气性,促进作物的生长。例如,在一些应用案例中,通过将畜禽粪污作为肥料还田,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增强,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随着土壤质量的不断改善,农田的水土保持能力和抗旱能力也有所增强,农作物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此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也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尤其在地下水和水源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减少化肥的使用还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一定贡献。
在环境效益方面,畜禽粪污生态还田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粪污的环境污染。传统的粪污处理方法如填埋或直接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水源污染,而生态还田模式通过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减少了污染,还为土壤和作物提供了天然的营养来源。研究表明,采用生态还田模式后,水体的氮、磷含量显著下降,减少了农业源性污染,改善了水质,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循环利用粪污,生态还田不仅能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还能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升生态平衡。
三、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的经济效益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具有显著的成本节约和收益提升效果。首先,通过减少化肥的使用,农民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在一些案例中,农民发现,使用生态还田模式后的农田产量提升,且投入的肥料成本大幅度降低。长期以来,化肥的高成本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负担,生态还田模式通过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使得农业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其次,生态还田模式通过提高土壤质量,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高产和优质生产。长期使用这一模式后,土壤的肥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农田的生产力逐年提高。这种持续的生产力提升,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长久的可持续保障。随着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物的单位产量逐步增加,且农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农民能够以更高的价格销售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此外,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民还能够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例如,养殖企业通过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能够提供给周边的农民销售,形成农业和养殖业的双赢局面。通过发展有机肥产业,养殖企业不仅能够有效处理粪污,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拓宽收入来源,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养殖企业通过向农民提供有机肥料,不仅增加了自身的收入,还通过形成粪污资源化的闭环,有效降低了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养殖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这样的循环经济模式也提高了农业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绿色转型。
四、面临的挑战与优化方向
尽管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粪污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等问题,若未经过有效处理,可能会对土壤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粪污的处理技术,确保其安全性,是该模式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其次,土壤的承载能力和肥料的使用量之间的平衡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一些区域,过量使用有机肥料可能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影响作物的健康生长。未来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和土壤类型,制定科学的肥料施用标准和使用方案。
此外,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也是阻碍这一模式推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法规,推动农业和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同时,农民和养殖企业的技术培训也亟需加强,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生态还田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五、结论
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农业环境污染,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畜禽养殖粪污生态还田模式将在更广泛的地区得到推广,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星,郑赛珍,邱美珍,等.永州市零陵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J].湖南畜牧兽医 2024,(06):8-9+22 .
[2] 刘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畜禽养殖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的意义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24,47(06):45-48.
[3] 张蕾蕾,丁伟,黄超,等.吉林省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策分析[J].草食家畜,2024,(05):58-64.DOI:10.16863/j.cnki.1003-6377.2024.05.009.
姓名:李永会,出生年月:1971 年2 月,性别:男,民族:彝族,籍贯:云南新平,学历:本科,职称: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