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好房子”政策下住宅设计适配性策略研究
吴凯琪
浙江东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310000
随着城镇化率突破 65% ,住房需求从 “有没有” 转向 “好不好”。2023年住建部提出 “好房子” 理念,强调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标准,浙江省率先响应,以 18 项指标细化政策目标,推动住宅品质升级。在此背景下,住宅设计需从单一功能满足转向多元需求适配,通过空间优化、技术创新与社区整合,实现政策目标与居民生活品质的协同提升。
一、“好房子” 政策的内涵与住宅设计理论基础
(一)浙江省 “好房子” 政策的核心内容与导向
浙江省“好房子”政策以“五好标准”(好小区、好配套、好建筑、好户型、好服务)为实践框架,用量化指标推动设计创新。“五好标准”各维度相互关联:“好小区”侧重于居住环境的系统性协调与宜居属性的综合实现;“好配套”强调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备程度及其空间可达性;“好建筑”聚焦建筑本体的工程质量与综合性能表现;“好户型”注重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性与实际使用效能;“好服务”致力于居住管理水平的提升与保障机制的完善。政策导向有三大特征:一是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住宅设计、施工到运维全过程,形成闭环确保住宅品质;二是精准响应需求,考量社会趋势对居住空间功能新要求,使住宅设计更具前瞻性与适应性;三是推动技术集成创新,促进新兴技术在住宅领域融合应用,以技术进步驱动住宅品质提升。
(二)住宅设计适配性的概念界定与维度
住宅设计适配性指设计方案对政策目标、地域环境、居民需求的动态响应能力,它不是静态匹配,而是随外部条件变化不断调整优化。其核心维度有空间适配、功能适配与技术适配。空间适配强调灵活规划布局居住空间,适应家庭结构变化,满足空间需求,实现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功能适配注重整合多元功能,打破单一居住局限,构建完善便捷的居住生态,提升居民生活便利与幸福。技术适配关注将绿色建材、智能技术等与住宅设计结合,提升住宅环保、节能等性能,适应绿色低碳、智慧生活发展要求。
(三)住宅设计适配性与政策目标的契合性
政策目标的实现依赖住宅设计适配性,它是连接政策目标与住宅建设的桥梁。政策倡导的绿色低碳、智慧化、人性化等目标,需通过住宅设计在空间、功能、技术等方面的适配性设计落地。就绿色低碳目标,要求住宅设计体现环保理念,适配性设计可将其转化为具体方案,如优化建筑结构、选环保材料。对于智慧化目标,适配性设计可融入智能管理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住宅智能化运作,提升居住安全性与便捷性。适配性设计是政策目标与居民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能将政策理念转化为可感可体验的居住环境,实现政策价值与居民需求统一,服务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二、住宅设计适配性策略的理论构建
(一)“好房子” 政策对住宅设计的要求分析
政策从物理性能、功能集成、技术标准三个层面提出要求。物理性能涉及层高、隔音、采光等方面,这些是保障居住舒适度的基础条件;功能集成关注社区配套与空间灵活性,要求居住空间具备适应家庭需求变化的可变性;技术标准则聚焦绿色建筑与智能系统的应用,对建筑节能、环保指标及智能设备配置提出明确要求。
(二)住宅设计适配性的核心要素识别
基于政策导向与实践案例,可提炼出三大核心要素。动态需求响应要关注居民不同时期需求变化,通过弹性调整方案满足多样需求;技术体系整合强调融合不同技术体系,发挥优势提升住宅综合品质;社区生态构建注重以住宅为核心,促进社区内交通、商业、公共服务等要素良性互动。杭州始版桥未来社区通过 TOD 模式连接城站枢纽与商业体,形成 “立体联通” 城市空间,体现了社区生态构建要素。
(三)适配性策略的理论框架构建
以 “需求 - 技术 - 空间” 为逻辑主线,构建四维度策略框架。空间布局优化通过层高提升、错层设计与开放空间营造,增强居住舒适度;功能复合与灵活性体现在整合居住、商业、公共服务功能,采用可变户型设计;绿色生态与人居健康着重应用超低能耗技术、绿色建材与立体绿化;智慧化与社区融合则通过搭建智能管理平台,促进居民互动与资源共享。
三、“好房子” 政策导向下的住宅设计适配策略
(一)基于空间布局优化的适配策略
湖州市晴屿望湖项目通过 3.15 米层高、L 型 270∘ 采光阳台与无剪力墙客厅设计,实现空间通透与灵活利用。其 “奇偶错层” 结构使每户拥有空中庭院,既满足隐私需求,又创造垂直绿化空间。该策略强调突破传统层高限制以提升空间尺度感,采用错层、退台等设计手法增强空间趣味性,同时优化户型动线以减少交通面积浪费。
(二)基于功能复合与灵活性的适配策略
杭州始版桥未来社区安置房小区取消围墙,通过架空层改造形成晨间茶室、亲子绘本角等共享空间,并规划 400 平方米养老中心与 2000 平方米邻里中心,实现 “空间即服务” 理念。此策略注重混合居住、商业、教育等功能以缩短生活服务半径,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户型灵活拆分与组合,同时预留公共空间改造弹性以适应未来需求变化。
(三)基于绿色生态与人居健康的适配策略
绍兴龙山书院作为中瑞零碳建筑合作项目,采用集成式外墙板、BIPV光伏系统与地源热泵,实现 “室外 35∘C 室内不开空调” 的节能效果。项目绿色建材使用率超 80% ,减碳量相当于 5500 棵树 10 年的吸收量。该策略推广超低能耗技术以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应用立体绿化与雨水回收系统改善微环境,优先选用低甲醛建材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四、结语
浙江省 “好房子” 政策通过设计适配性策略,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可落地的空间解决方案。从湖州的层高革命到杭州的未来社区实践,从绍兴的零碳建筑到嘉兴的装配式装修,这些案例表明,住宅设计需以居民需求为核心,通过技术集成、空间创新与社区整合,构建可持续、有韧性的居住环境。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政策协同机制,推动设计标准迭代与居民参与,为全国高品质住宅建设提供 “浙江范式”。
参考文献
[1]王柠,吴兴陆.嘉兴市绿色住宅建筑发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1):2.DOI:CNKI:SUN:HZJJ.0.2020-11-016.
[2]张晓琳,姜中天.《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标准》编制及技术要点介绍[J].城市住宅, 2021, 28(10):247-249.
[3]崔建超.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龚冲村为例[D].信阳师范学院,2022.
[4]徐晖,冯秀丽,范园园.城市土地开发约束与支持的协调度评价——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6):7.DOI:10.11994/zgtdkx.20180521.155211.
[5]高蔚,孙文瑶,郭丽,等.浙江省《住宅设计标准(DB33/1006—2017)》简介及强制性条文解读[J].浙江建筑, 2018, 35(1):4.DOI:CNKI:SUN:ZJZU.0.2018-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