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阳新采茶戏音乐唱腔写作中方言运用的利与弊

作者

李文兵

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

阳新采茶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音乐唱腔中方言的运用是其显著特色之一。作者是一名戏曲音乐工作者,多年来,深入剖析阳新采茶戏音乐唱腔写作中方言运用带来的优势,包括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契合音乐旋律走向、助力情感表达与角色塑造等;同时也探讨了由此产生的弊端,如造成语言理解障碍、限制传播推广范围、面临传承发展困境等,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旨在为阳新采茶戏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一、引言

阳新采茶戏起源于清代中叶,是在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 逐渐发展形成的地方剧种。其母体采茶歌富有浓烈的乡土情味,经过长 蹈、说唱等艺术形式,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阳新采茶戏。阳 里地处鄂东南,与江西毗邻,但阳新方言又与典型的赣方 其音乐唱腔写作中,阳新方言的运用贯穿始终,成为塑造该剧 戏音乐唱腔写作中方言运用的利与弊,对于深入理解这一剧种的艺术内涵、推动其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阳新采茶戏音乐唱腔与方言的关系概述

1、阳新采茶戏音乐唱腔特点

阳新采茶戏音乐属打锣腔系中的板式变化体,主要由正腔类、采腔类、击乐类三部分组成。正腔类包括北腔、叹腔、汉腔、四平四大声腔 ,这类唱腔属板腔体,可塑性较大,板式变化多,规格严谨,应用广泛,表现力强。主要结构由起板、平板、吊板、落板组成。采腔类包含众多民间流传的灯歌、山歌、田歌、乡土气息浓厚的彩调小曲以及道情渔鼓、各种民间风俗情歌等,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素材,使得唱腔具有柔美的个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2、阳新方言特点

阳新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在语音上,有丰富的声调变化。词汇方面,拥有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地的生活、生产、民俗等方面。语法上,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和语法规则,如一些助词、语气词的使用特点等。这些特点使得阳新方言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3、方言在音乐唱腔中的融入方式

在阳新采茶戏音乐唱腔写作中,方言主要通过咬字、吐音、归韵等方式融入其中。演员在演唱时,严格按照阳新方言的发音特点来咬字,使每个字的发音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阳新方言丰富的声调变化与音乐唱腔的旋律起伏紧密结合,使唱腔的旋律线条更加贴合方言的自然语调,二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使得唱腔既符合音乐的美感,又突出了方言的特色。

三、阳新采茶戏音乐唱腔写作中方言运用的优势

1、生动呈现地方风土人情

阳新采茶戏中的方言运用清晰地映照 土人情 从唱词中那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里,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阳新地区 载着当地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这种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生动 是阳 要来源,也使得该剧种成为阳新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2、传承地域文化基因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基因的鲜活体现。阳新采茶戏在音乐唱腔中大量运用方言,实际上是对当地文化基因的一种传承和延续。通过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传唱,阳新方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以不断传承下去。这种传承不仅有助于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更能让阳新人民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地域文化基因在岁月的长河中得以稳固传承。

3、方言声调与旋律的协同

阳新方言丰富多样的声调为音乐唱腔的旋律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和基础。其独特的声调起伏与音乐旋律的走向相互契合,能够产生和谐美妙 作者充分考虑阳新方言的声调特点,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旋律之中。这种紧密 避免生硬之感。以叹腔为例,叹腔主要用于渲染悲伤和哭泣的场景,其旋律的下行趋势与阳新方言中表达悲伤情感时的声调特点相呼应,进一步

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4、助力情感表达与角色塑造

方言对于情感表达具有强大的强化作用。在阳新采茶戏写作中,演员使用熟悉的方言进行演唱,能够更加真切地传达出角色内心的情感。当演员用方言将角色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唱出来时,这种情感能够更加直接地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与角色一同感受剧中的情感波澜。

四、阳新采茶戏音乐唱腔写作中方言运用的弊端

1、地域限制导致传播局限

由于方言运用所带来的语言理解障碍,使得阳新采茶戏的传播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该剧种目前主要在阳新县及周边部分熟悉阳新方言的地区流行,难以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推广。这使得阳新采茶戏错失了很多在更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与一些使用普通话或较为通用语言演唱的剧种相比,阳新采茶戏在传播上处于明显的劣势,难以实现跨地域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的提升。

2、新媒体传播中的困境

在新媒体时代,戏曲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网络平台成为戏曲传播的重要渠道。然而,阳新采茶戏在新媒体传播中也因方言问题面临困境。阳新采茶戏由于 障碍, 其视频内容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和传播率相对较低。必须依赖字幕等方式辅助理解,但方言独特的发音和文化内涵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广大网友所理解和接受,这严重制约了阳新采茶戏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不利于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扩大影响力。

3、方言传承弱化影响戏曲传承

年轻一代从小接受普通话教育,方言能力逐渐退化是未来趋势。年轻一代对方言的掌握程度越来越低。这一现象直接影响到阳新采茶戏的传承,因为阳新采茶戏的音乐唱腔与方言紧密相连,演员需要熟练掌握方言才能准确演绎戏曲。否则,将难以原汁原味地展现戏曲的艺术魅力。长此以往,阳新采茶戏的传承将面临危机,剧种的发展也将陷入困境。

五、解决阳新采茶戏音乐唱腔写作中方言运用弊端的策略

1、开发语音导览与讲解 APP

利用现代手段,开发语音导览与讲解 APP,为观众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服务。观众可以在观看演出前,通过 APP 提前了解剧目相关信息,熟悉方言发音和词汇含义;APP 还可以设置互动功能,观众可以在观看演出后,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分享自己的观演感受,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观众与剧团、演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观众对阳新采茶戏的理解和喜爱。

2、平衡融合通用语言

在阳新采茶戏创作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没有明显方言特点的唱词或念白用阳新官话或武汉话来表达 。重点将一些阳新方言特征特别明显且具有韵 入运用,使阳新官话与方言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既能增加唱词的地域特色, 又能让观众 解的基础上感受到阳新采茶戏的独特魅力 。同时,唱腔写作方面,报字的规范性根据依字行腔规律能更好的体现字正腔圆这科学要求。

3、推动方言与戏曲传承协同发展

通过戏曲进校园,多方位开展方言与戏曲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比如,开设戏曲兴趣班、社团活动、举办讲座、示范演出、教学指导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亲身体验方言在戏曲中的运用。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阳新采茶戏的创作表演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方言和现代的表达方式,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采茶戏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六、研究总结

方言在阳新采茶戏中具有显著优势,它增强了地域文化特色,生动体现了阳新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紧密融合,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 。阳新方言独特的发音和声调系统为阳新采茶戏的音乐唱腔赋予了别具一格的音韵美感,能够更加深入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增强戏曲的艺术感染力 。方言的运用还能唤起当地民众对采茶戏的情感共鸣,凝聚地方民众情感,传承地方文化记忆, 促进地方认同感与归属感 。它将继续承载着阳新地区的地域文化,成为连接阳新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阳新采茶 这朵盛开在鄂东南地区的山茶花将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