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
刘江伟 林佳慧
河北东方学院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一、研究背景
《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2024》显示,跨境电商已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构成中国三大贸易方式。2023 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3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6% ;2024 年上半年达1.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5% ,增速高于同期外贸整体4.4 个百分点。2018-2023 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 1.2 倍,成为链接全球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贸易新桥梁。在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背景下,高校需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跨境电商课程作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改革需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境电商行业面临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当前高校跨境电商课程存在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实战能力薄弱等问题:传统课堂重知识传输,轻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缺乏真实场景运营训练。基于产教融合推进课程改革,可突破传统教学局限: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工作流程融入教学,通过实训平台、基地教学等强化实践能力,缩短从课堂到就业的距离,实现教育与产业良性互动。
三、研究现状
党的十九大以来,产教融合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政策导向,并且在发展中不断深化和得以完善。汤正华认为,产教融合使校企合作双方合作主导的发展共同体,校企双方共同推进教育和产业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1]。钱程等认为,产教融合模式,要在产和教之间对话、互动和共生,形成产教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2]。李梦卿等认为,产教融合使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3]。
国外对于产教融合的研究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公认为使最成功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主体、环境和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产教”的融合;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美国职业协会在1946 年颁布的《合作教育宣言》中强调,将理学习和真实工作有效结合,能够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这对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模式,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为特色,提倡学员可以自主选择企业的教师、教学方式、学习与实践场所。
四、跨境电商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依托平台,完善教学内容
借助广州大洋教育科技公司的跨境电商信息化教学平台,整合课程内容:一是课程定位。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课(40 学时),依托先修课程,为后续实训奠定基础;同时作为公共选修课,强调实践应用。二是课程目标,具体如下:知识目标方面,理解跨境电商内涵、平台知识与运营方法;掌握选品、产品发布等核心技能;能力目标方面,能在速卖通、亚马逊平台完成全流程操作,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素养目标方面,培养职业品德,强化规则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二是课程内容体系,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项目一速卖通平台实训,涵盖店铺建立、选品分析等任务。项目二亚马逊平台实训,聚焦欧美市场运营,对比速卖通差异[4];三是综合实训,整合平台逻辑,开展跨平台分析。三是考核评价,过程性考核占 60% ,包括实训平台任务、课堂表现、综合训练、实训报告等,企业参与评价。
(二)任务驱动,提升实践能力
以速卖通平台为例,将实操分解为九大任务:1.建立店铺:模拟企业注册,完成基础设置。2.选品数据分析:利用平台工具分析行业数据,撰写选品报告。3.产品视觉营销:拍摄精修图片,设计主图与详情页。4.发布产品:
规范填写信息,设置物流模板。5.店铺装修:优化首页布局,提升用户体验。6.订单发货与物流:模拟下单场景,选择物流渠道。7.营销活动策划:设计打折、满减等促销活动。8.海外社交媒体营销:借助Tiktok、Facebook 引流。9.店铺运营数据分析:解读核心指标,提出优化方案。通过“任务分解—小组协作—成果验收”模式,形成“做中学”的良性循环。
(三)以赛促学,激发创新动力
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将竞赛作为教学延伸:竞赛倒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如选品需结合市场调研与供应链管理,直播需锻炼口语表达。约100 名学生通过竞赛提升了实操与协作能力,部分项目转化为创业孵化项目。(四)基地教学,深化产教融合
与综合保税区、舒克、京东方等建立实训基地:一是真实场景实训,学生参与跨境电商全流程运营,如在综合保税区接触保税仓储,在企业负责产品海外推广,企业导师现场指导。二是直播电商与创业孵化,基地设立直播室,学生策划跨境直播;学校设创业孵化中心,支持学生开设速卖通店铺,某团队月销售额突破 5 万元。三是校企协同成效,合作企业优先录用实训学生,如京东方电商部门30%的新员工来自实训基地,形成“教学—实践—就业”闭环。
(五)教学成果与师资建设
1.课程成果
跨境电商实训课程获评校级、省级一流课程,改革项目获批校级重点课程与省级课题,获产教融合二等奖并推广。
2.双师型师资
教师团队均具备跨境电商行业资格证书(如跨境电子商务师),部分教师有企业实战经验,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同步。
四、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四轮驱动”改革模式,通过平台教学、任务驱动、以赛促学、
基地实训,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形成了“理论—实践—就业”良性循环。未来需关注行业新方向(如AI 选品、跨境直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企业课程嵌入”等新模式,为跨境电商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正华,谢金楼.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5):123-128.
]钱程,陈鹏,韩宝平.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思维转换与模式建构[J].中国高校科技,2020(07):74-77.
[3]李梦卿,陈竹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维度与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2(01):109-118.
[4]王乾润.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跨境电商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公关世界,2024(2):127-129.
[5]冯晓兰.产教融合理念下跨境电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5):57-59.
作者简介:刘江伟,出生年月:1991-07-20,女,汉族,籍贯:河北邯郸市,所在院校:,职称:讲师 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乡村振兴。
课题项目:2023 年河北省教育厅省级一流课程“跨境电商实训”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