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技术要点
王诗维
扬州市万福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当下,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生态与景观建设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而苗木种植施工,作为园林工程的核心内容,是一项涵盖土壤改良、苗木优选、精准种植及科学养护等诸多环节的系统性工程。随着现代园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种植方法在应对高质量园林工程建设需求时,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因此,深入探讨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技术要点,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1 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特点
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独具特色,展现出多方面的显著特性。
其一,具有综合性。它并非简单的种植行为,而是融合了土壤科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需综合考虑土壤质地、苗木习性、周边生态环境等因素,以实现科学种植。
其二,具备艺术性。苗木种植施工是园林景观塑造的重要手段,通过巧妙搭配不同品种、形态、色彩的苗木,营造出富有美感和意境的园林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三,呈现季节性。苗木生长受季节影响较大,不同季节适宜种植的苗木种类不同,施工时间选择需遵循自然规律,以确保苗木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最后,强调长期性。苗木种植并非一蹴而就,后续的养护管理至关重要,贯穿苗木生长的全过程,需要持续投入精力与资源,保障园林景观的长期稳定与美观。
2 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技术要点
2.1 苗木选择与准备
苗木选择是园林工程施工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景观效果。选苗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乡土树种。苗木质量需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植株健壮、树形优美、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乔木类苗木应具有明显主干,分枝均匀;灌木类要求冠幅饱满,分枝点低。根系发育状况是选苗关键指标,带土球苗木土球直径应为胸径 8-10 倍,土球完整不松散。裸根苗木须保持主侧根完整,须根发达。苗木起挖前应进行断根处理,促进须根萌发。运输过程中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土球破损和水分流失。苗木到场后应及时栽植,不能立即栽植的需做好假植和遮荫处理。
2.2 种植前准备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场地清理要彻底,清除建筑垃圾、杂草和石块等障碍物。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场地放线,标出种植点位和范围。土壤检测必不可少,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确定改良方案。常见改良措施包括黏土掺沙、沙土增施有机肥、调节 pH 值等。树穴开挖要规范,穴径应大于土球直径 40-60cm ,深度比土球高度深 20-30cm 。穴底需铺设 10-15cm 厚碎石层,增强排水性能。回填土要使用改良后的种植土,分层回填并适当压实。准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和工具,如挖掘机、吊车、支撑杆等。同时要安排好施工人员分工,确保各工序衔接顺畅。
3.3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种植是工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技术要求严格。栽植时间以春秋两季为宜,避免极端天气条件下施工。栽植前要再次检查树穴尺寸和回填土质量。带土球苗木栽植时要保持土球完整,去除包装材料后轻放于穴中央。裸根苗木栽植前需修剪过长或受损根系,并用生根剂处理。栽植深度要适宜,根颈部位应略高于地面,回填后沉降正好与地面平齐。回填土要分层夯实,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促进土壤沉降和根系吸收。支撑固定必须牢固,一般采用三角或四角支撑法,支撑点要加垫保护层防止树皮损伤。特殊地形种植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坡地要设置挡土设施,低洼地要抬高种植。
3.4 养护管理
苗木栽后养护管理是确保绿化效果持久稳定的关键环节。科学的养护体系应当建立在对植物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的准确把握基础上。水分管理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土壤墒情检测确定灌溉方案,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
雨季来临前要完善排水系统,对低洼区域增设排水沟或提升种植高度。营养管理应采取土壤改良与精准施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病虫害防控要建立预警机制,通过设置诱捕器、定期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病虫害,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整形修剪要遵循植物生长规律,选择适宜时期进行,重点去除影响树势的竞争枝、徒长枝和病虫枝。冬季防护要因地制宜,对不耐寒树种采取树干包裹、设置风障等综合防寒措施。建立电子化养护档案系统,详细记录各项养护措施的实施时间、操作人员和效果评估,为养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3.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苗木种植效果的基础保障。在场地准备阶段,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形整理和土壤改良,确保种植区域具备良好的生长条件。苗木进场验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需对苗木规格、土球完整性、根系状况等进行全面检查,不符合标准的苗木坚决予以退场。栽植施工中要重点把控树穴开挖尺寸、栽植深度、回填土质量等技术指标,确保每个操作环节符合规范要求。支撑固定系统必须稳固可靠,避免因外力作用导致苗木倾斜或倒伏。特殊环境施工应采取专项技术措施,如坡地种植需设置挡土设施,盐碱地种植需进行土壤改良。
3.2 工程验收标准体系
工程验收是评价苗木种植质量的最终环节。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验收标准体系,包括成活率指标、生长状态评价和景观效果评估等多个维度。成活率验收要在适当时期进行,一般分为栽植后验收和养护期结束后验收两个阶段。生长状态评价要考察苗木的新梢生长量、叶片色泽、病虫害情况等指标。景观效果评估要对照设计方案,检查整体布局、种植密度、景观协调性等方面。验收过程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对不合格的部分要求限期整改。建立质量责任追溯机制,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最终形成完整的验收报告,作为工程结算和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
3.3 质量责任追溯机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追溯机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采用二维码或 RFID 技术对重要苗木进行标识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建立施工质量档案,详细记录各环节施工人员、验收人员及施工参数。对于质量事故,要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定期组织质量回访,在养护期内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结束语
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严格把控每个技术环节。从苗木选择、种植准备到栽植施工和后期养护,都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只有坚持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实现预期的景观效果。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龙杏钻.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9):238-240.
[2]王传清.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24,(27):131-134.
[3] 王礼根.园林绿化施工现状与苗木种植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2023,(11):196-198.
[4]赖建平.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施工技术要点[J].居业,2023,(08):44-46.
[5] 林 浩. 园林 绿化中苗 木种植 施工 与养护技术 探析 [J]. 农 村实用技术,2020,(0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