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卫视品牌IP孵化路径研究
陈欣
云南广播电视台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大众传播媒体是文化传承、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角色与功能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边疆卫视品牌发展存在问题,然后提出了边疆卫视品牌IP的孵化路径建议,以期为边疆卫视品牌IP孵化和边疆卫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边疆卫视;品牌IP;孵化路径
边疆卫视以边疆文化为内核,多语种、全媒体传播为手段,地缘优势转化为国际传播力,兼具政策导向与民生服务功能,在地域文化传承、民族团结和区域影响力提升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节目既是对边疆自然与人文资源的深度呈现,也是国家治理与民族团结的媒介实践。随着媒体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边疆卫视面临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有限等诸多挑战,成为制约边疆卫视发展的瓶颈。研究边疆卫视品牌IP孵化策略与路径,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边疆卫视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边疆卫视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品牌定位和形象模糊
明确的品牌形象和定位是品牌IP孵化的关键,目前。边疆卫视普遍存在品牌定位模糊不清、缺乏独特性和差异化的问题,导致观众对其品牌的认知度不足,难以形成深刻的品牌印象。
第一,核心价值不明确,缺乏差异化标签。从节目内容看,边疆卫视节目涵盖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国际传播、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但核心价值提炼不足(诸如“边疆文化守护者”“跨境交流桥梁”等很少),导致受众难以清晰描述其品牌特色。例如,与河南卫视“文化出圈”、湖南卫视“娱乐立台”的鲜明标签相比,边疆卫视缺少记忆点。从价值主张看,品牌传递的信息分散,边疆卫视节目既有严肃的民族团结宣传,又有轻松的民族歌舞综艺,但缺乏统一的价值主线,易让观众产生认知混淆。
第二,受众定位模糊,目标市场细分不够。边疆卫视节目在运营中,既要面向边疆居民,又要吸引外地游客,这难免导致本地与外地受众需求混杂,难以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内容策略,导致“看似适合所有人,实则难以满足核心群体”。从国际传播角色看,边疆卫视虽承担着一定的“周边外交”职能,但国际内容缺乏系统性,如与邻国合制节目较少,未能形成类似央视国际频道的权威形象,导致本地观众与国际受众均难建立深度连接。
第三,视觉识别体系薄弱,品牌符号不统一。当前边疆卫视的视觉设计过于依赖传统模板,很难充分体现边疆文化的独特性。台标、色彩、节目包装等品牌视觉元素没有形成统一风格,许多边疆卫视没有把地域特色(如民族图腾、自然景观)转化为视觉符号,品牌辨识度不强。
1.2 内容和题材同质化
创新是品牌IP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有的边疆卫视在节目制作、内容策划等方面缺乏创新和原创能力,导致节目内容陈旧、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群体的关注和喜爱。
第一,题材重复,地域特色挖掘不足。边疆卫视的IP内容多集中于自然风光、民族歌舞等传统主题,缺乏对边疆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化开发。例如,大量节目重复呈现草原、山河等景观,但未深入挖掘边疆非遗技艺、跨境文化交融等独特题材。这种同质化现象会降低观众对边疆卫视品牌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认知,从而影响其品牌吸引力。
第二,形式模仿,缺乏原创模式。边疆卫视在节目内容和题材的选择上普遍过于保守,综艺、纪录片等节目形态多借鉴主流卫视的成功案例,导致与其他卫视或媒体平台的内容相似。由于没有深度结合边疆特色创新、创意孵化机制滞后,导致内容定位泛化, 受众需求匹配不足,边疆卫视品牌IP面临着来自其他卫视品牌的激烈竞争。
1.3 品牌推广有限
边疆卫视的品牌推广力度相对有限,导致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
第一,推广渠道依赖传统媒体,全媒体矩阵未整合。边疆卫视的IP推广仍以电视端为主,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新渠道的利用效率较低,没有充分利用如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导致年轻受众覆盖率低。例如,边疆卫视联动多省广电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全媒体整合案例较少,短视频内容多为节目片段搬运,缺乏针对移动端用户的定制化设计,传播效率低下。
第二,节目风格割裂,跨区域联动与跨界合作不足。边疆卫视新闻类节目强调政策导向,综艺类节目追求娱乐化,但两者间缺乏统一的文化内核衔接,削弱了品牌整体性。边疆卫视在跨省、跨境合作上缺乏系统性,未能通过“资源互换”扩大传播半径。例如,联动其他边疆地区打造主题IP矩阵的活动很少。
1.4 市场秩序和资源分配不均
边疆卫视在品牌IP孵化过程中,面临市场秩序混乱与资源分配不均的双重挑战。
第一,市场秩序问题。同质化竞争与版权保护方面,边疆IP开发集中于传统题材(如民族歌舞、自然风光),缺乏创新导致内容同质化,且边疆特色版权资源(如非遗技艺、跨境文化)未形成有效保护机制,易被模仿或滥用。合作机制方面,跨部门协作不足,例如文旅、科技与广电资源未整合,导致IP开发与市场推广脱节。
第二,资源分配问题。首先,资金与人才错配。边疆卫视IP孵化多依赖财政拨款,市场化融资渠道有限,同时编剧、技术开发人员等专业IP运营人才短缺,制约了创新效率。其次,技术应用滞后。VR、AI等新技术在边疆IP开发中渗透率低,未能实现沉浸式体验或数字化传播,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最后,产业链协同不足。IP开发停留在内容生产端,没有与文旅、电商等产业形成联动,因而商业变现能力弱。
3 边疆卫视品牌IP的孵化路径建议
3.1 明确优势点
边疆卫视作为具有独特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电视媒体平台,明确并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点,对于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品牌IP至关重要。
第一,地域特色。边疆卫视所处的地理位置往往赋予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体现在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产美食等多个方面。例如,边疆地区的壮丽山川、广袤草原、独特地貌等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旅游、户外探险等活动,都可以成为边疆卫视节目内容的亮点。通过展示地域特色,边疆卫视能够吸引对异域风情感兴趣的观众群体,形成独特的品牌魅力。
第二,民族文化。边疆地区往往聚居着多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活动。边疆卫视可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制作反映各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节目,展现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同时,边疆卫视还可以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综艺节目、纪录片等,进一步提升品牌I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历史底蕴。边疆地区的历史底蕴也是其重要的优势点之一,边疆卫视可以通过制作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专题片等,深入挖掘和展示边疆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等,让观众了解边疆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这种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呈现,不仅能够增强观众的历史文化认同感,还能够提升边疆卫视的品牌文化内涵和品位。
3.2 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在明确优势点的基础上,边疆卫视需要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以吸引和留住观众。
第一,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边疆卫视可以依托自身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历史底蕴,制作具有独特魅力的电视节目。节目可以涵盖新闻、文化、旅游、美食等多个领域,丰富目标IP的内容形式,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到边疆地区的独特魅力。
第二,创新综艺节目。综艺节目是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手段,边疆卫视可以借鉴行业内的成功模式,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创新综艺节目形式和内容,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综艺品牌。例如,边疆卫视可以关注行业内的成功IP或产品,了解它们的成功之道和受众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模仿和微创新,在节目形式、内容策划、视觉呈现等方面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优化,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IP。
第三,打造差异化IP矩阵。边疆卫视可以依托地域文化,首先推动非遗IP化,围绕边疆非遗开发纪录片、非遗互动课程,并联动电商平台推出文创衍生品。例如,纪录片是展现边疆地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有效载体。边疆卫视可以投入资源制作高质量的纪录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深入了解边疆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其次,采取跨境叙事模式,与邻国合制系列节目(如《界河两岸》),讲述跨境民族的生活故事,强化“文化桥梁”定位。最后,以边疆生态保护为题材,推出自然纪实生态IP,结合公益众筹与生态旅游推广一些自然纪实片。
3.3 强化品牌形象与定位
在边疆卫视品牌IP孵化的过程中,要强化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定位,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一,明确品牌形象和定位。边疆卫视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定位,包括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目标受众、市场定位等关键要素。边疆卫视可以依托自身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历史底蕴,了解受众对边疆文化的需求和偏好,提炼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品牌形象和定位。例如,可以将品牌定位为“展现边疆风采,传承民族文化”的电视媒体平台,以此为核心价值,吸引对边疆文化感兴趣的观众群体。
第二,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台标、口号和节目包装。在明确品牌形象和定位的基础上,边疆卫视需要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台标、口号和节目包装等视觉元素。这些元素是观众识别品牌的重要标识,也是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台标是边疆卫视品牌的象征,要简洁明了、易于识别,设计时可以融入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元素等,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视觉形象。口号是边疆卫视品牌精神的凝练表达,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独特魅力。例如,“边疆之美,尽在此刻”等口号,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留下深刻印象。节目包装是边疆卫视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节目片头、片尾、预告片等进行精心设计,营造出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氛围。同时,节目包装还可以融入边疆地区的文化元素和特色符号,增强节目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第三,持续开展品牌推广活动。边疆卫视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的品牌推广活动,如观众见面会、主题展览、社交媒体互动等,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提升品牌IP的影响力。边疆卫视还可以与其他媒体、企业、机构等进行合作与联动,共同推广品牌IP。通过跨界合作、资源共享和联合推广等方式,拓宽品牌的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
3.4 规范市场秩序和资源分配
边疆卫视品牌IP孵化要精心规划和执行,规范市场秩序、合理分配资源,以确保节目制作质量和品牌长期发展的稳定性。
第一,规范市场秩序。边疆卫视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边疆卫视行业的市场准入、内容制作、传播渠道等方面的规则,确保市场竞争有序,例如联合文旅部门制定《边疆IP开发行动计划》,统筹资金、技术与传播资源。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边疆卫视的运营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此外,由政府主导建立边疆版权资源登记与保护平台,明确非遗、跨境文化等IP的权属,并通过“收益共享协议”平衡创作者、企业与地方利益。
第二,合理分配资源。首先,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节目制作需求和市场趋势,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关键项目的顺利推进。其次,鼓励创新与合作。鼓励节目制作团队进行内容创新,同时与其他媒体、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拓宽市场渠道。最后,推行市场化运作。边疆卫视可以引入社会资本与竞争机制,设立边疆IP孵化基金,吸引文旅集团、科技公司等企业投资,并通过公开招标筛选优质创意项目。
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边疆卫视已形成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IP资源,在观众中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边疆卫视品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品牌定位和形象模糊、内容和题材同质化、品牌推广有限、市场秩序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为此,边疆卫视要积极采取明确优势点、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强化品牌形象与定位、规范市场秩序和资源分配等路径,进一步提升边疆卫视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晓燕.新媒体背景下电视节目编排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4,45(21):113-116.
[2]乌兰.品牌动漫IP形象的功能及设计路径[J].参花,2025,(03):116-118.
[3]康军雁,王所玲.牡丹文化IP的创新孵化与城市品牌增值互动研究——资源整合、价值链创新与多维度传播策略的实践探索[C]//2024牡丹文化国际传播优秀论文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2024:1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