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探索
朱苏婷
昆山高新区玉湖小学
摘要:“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学生自由时间相对增多了,课后服务的形式不断丰富,统筹整合了家校社等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更加关注减负增质和德育教育,为德育教育开展提供了更多时间和广阔空间。
关键词:小学德育;双减背景;方法;策略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进一步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的更好的发展。“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结合教育实际丰富德育形式、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德育实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以便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双减背景下创新小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小学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在社会变革和多元化背景下,学生面临着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和选择。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的品质。小学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1、实施刚柔并济德育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双减”政策体现国家大力整顿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决心,同时是一项让教育正本清源的重大举措。学校应抓住时机,摈弃“唯分数”“唯成绩”论,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实施刚柔并济的德育方式可以激励学生自主改错习惯的形成,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承担责任,并主动进行改正。
首先,在 温暖关怀和理解方面,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以温暖、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提供错误纠正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发现错误后及时进行自我纠正。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错误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再者,强调错误的教育价值,向学生解释错误的教育价值,让他们明白犯错是成长和学习的一部分。
2、树立正确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以人为本: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教育应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培养他们的人格为目标,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为他们提供积极、支持和关爱的学习环境。其次,培养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品德、道德、社交、创新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社交技能等,使其具备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另外,倡导合作与共享: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倡导共享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再者,引导正确评价观念:教育应强调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还注重品德、个性和潜能的发展。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认识到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注重努力、进步和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最后,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社会需求,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要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认识度和培养教师德育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加强师资培训:为小学教师提供德育教育的专业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德育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帮助教师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实践中。
二是制定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和指标:制定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和指标,明确希望培养学生具备的品德和素质。这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更好地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学校教育计划和日常教学活动中。
三是是倡导德育教育的示范校和典型经验:宣传和推广德育教育的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了解德育教育的价值和实践。通过树立示范校和表彰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的方式,激励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关注和重视德育教育。
3、丰富德育教育形式,提高学生道德意识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如采用品德教育课程中,设计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课程可以包括品德故事讲解、道德冲突解决、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开设德育主题日,如道德礼仪日、友爱互助日等,围绕特定主题展开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展览、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相关的道德价值,加深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在组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中,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特定角色,面对道德抉择和冲突。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道德选择的后果和影响,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开展品德故事分享和讨论的活动,通过分享优秀的品德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
同时,还要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定期沟通交流,分享学生的成长情况和德育教育的经验,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
4、实施常识教育,发挥榜样的作用
实施德育教育赏识手段可以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发展。及时肯定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现和努力。通过口头表扬、鼓励信、奖状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被认可,激励他们在德育上继续进取。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德育榜样,如道德模范、优秀学生干部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榜样的优秀品质和行为,激发他们向榜样看齐,积极追求卓越。组织德育成果展示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德育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就。通过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
结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双减"背景下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对学校德育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双减背景下,在开展小学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并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充分发挥出激励措施的优势,积极思考结合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坚持立德树人和实践教育导向,不断推动德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明德知礼,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应结合自身特点,在加强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这就应在教育中实现德育教育和文化知识教学齐头并进,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 季赛红.德育无痕,润生有方[J]. 求知导刊,2022(36)
[2] 白天恩树德立人 德育为先[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2)
[3] 孟晓东.“1+N”模式,让德育温润前行[J]. 山西教育(管理),2022(11)
[4] 赵苏苏.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渗透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2(48)
[5] 许冬冬.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 学周刊,2022(03)
[6] 陈洪来.德润校园 奠基人生——仁怀市中枢一小德育工作探索[J]. .贵州教育,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