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模糊PID的温度控制优化研究

作者

顾伟

大唐南京发电厂 210046

摘要:温度控制系统是换热器换热实验测试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具有多变量、纯滞后、参数时变、非线性和大惯性的特点,传统的PID控制往往不能应用于大负荷干扰和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合。本文将传统的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一种模糊PID的温度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的温度特性进行仿真。

关键词:换热器;温度控制;模糊PID控制;仿真

1.引言

换热器是利用热量交换来提升(降低)流体温度的节能设备,使流体温度满足工艺条件的要求【1】。换热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在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2】,主要涉及化工、石油、钢铁、汽车、食品及许多工业部分【3】。通过采集换热器在运行时的状态参数, 测出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流体阻力,其中温度是其重要参数【4】,因而温度控制系统是换热器测试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5】。其要求一般如下: 首先,控制精度高;接着,温度控制系统在大负荷下抗干扰能力强;最后,温度控制可以快速响应【6】。本文设计一种将传统PID和模糊控制融合的控制算法,使换热器温度控制快速迭代调整到最优,提高了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

2.控制方案和换热器的数学模型

首先使热工性能试验平台控制系统处于开环,为了控制换热器冷水出口温度,则需要控制换热器冷水进口流量。保持热水侧换热量不变,即热水测温度和流量不变,通过调节旁通阀的开度,改变换热器冷水测进口流量,达到调节换热器冷水测出口温度的目的。以旁通阀为对象,将换热器冷水侧进口流量作为控制量,旁通阀的开度由40%,调节到60%。将换热器冷水测出水温度作为被控量,构成控制系统。

2.1实验台的数学模型

本实验台温控系统内部的机理较为复杂,加热过程为动态平衡,能量传递涉及热辐射、传导和对流等难以通过数学方式分析,很难用解析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故采用实验法进行分析,其可忽略运行机理,直接在控制系统施加阶跃响应信号,通过仪器观察其数据情况得到系统模型。对于本系统的加热升温过程具有大时滞和大惯性的特点,因此用一阶惯性时滞环节的传递函数模型,可求得传递函数为式(1):

2.2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它直接采用语言行控制规则,出发点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或相关专家的知识,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因而使得控制机理和策略易于接受与理解,设计简单,便于应用。本文结合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的方法,以控制系统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然后根据各个变量的隶属度函数,依照知识库推理出模糊控制规则,经过反模糊化计算出、、,最后得到优化后的PID三个参数,,。然后把求得的,,作用在PID控制器上。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膨胀阀的开度来调整流量大小,从而实现对实验台换热器冷水进水温度控制。

模糊PID控制,即利用模糊逻辑并根据一定的模糊规则对PID的参数进行实时的优化,以克服传统PID参数无法实时调整PID参数的缺点。模糊pid控制器结构如图1所示。

实验台可测范围为10~40℃,因此设其误差e的基本论域为[-30℃,30℃],温度误差偏差ec的基本论域为[-30℃,30℃]。输出变量(比例系数变化量)、(积分系数变化量) 、(微分系数变化量)的基本论域分别为[-0.3,0.3],[-0.06,0.06],[-0.06,0.06]。只有将清晰量转变为模糊量后,才能通过模糊规则进行模糊处理。设e、ec、、、量化的论域分为七档;模糊集为{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正大},模糊集为{NB,NM,NS,ZO,PS,PM,PB}。

误差e和误差ec的量化论域为{-6,-5,-4,-3,-2,-1,0,1,2,3,4,5,6},输出变量、、的量化论域为{-3,-2,-1,0,1,2,3}。

3.结果与分析

3.1 系统仿真分析

为了验证模糊 PID 温度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利用 Matlab 软件完成模糊 PID 控制算法的Simulink 程序设计,并使用 STEP 输入作为系统的期望值输入,完成两种控制方式

温度响应曲线的对比处理。并对常规PID 和模糊PID和smith预估模糊pid 控制温度进行对比试验,将参数值输入后可得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由表可以得出自适应模糊 PID 控制的响应速度更快、更平滑、调节精度也有所提高,

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参考文献

[1]李世彬,桂将来.基于模糊PID的车漆喷涂温度控制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14(07):102-104+107.DOI:10.16525/j.cnki.14-1362/n.2024.07.035.

[2]王盼,唐楚寒,张其勇,等.重沸器炉温控制系统PID参数调节[J].当代化工研究,2023,(24):121-123.DOI:10.20087/j.cnki.1672-8114.2023.24.039.

[3]王大鹏,徐兆莲,曹玉波.吗啉精馏过程塔釜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应用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4,41(01):67-71.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24.01.011.

[4]鲁先顺,王雪晶,魏庆禹,等.甲醇预精馏过程塔釜温度控制系统应用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3,40(11):65-68.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23.11.012.

[5]朱朔君.一种温湿度检定箱PID参数整定及优化方法[J].上海计量测试,2023,50(05):18-22.

[6]李丽.阳极焙烧炉炉温智能控制算法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22,49(04):456-460.DOI:10.20030/j.cnki.1000-3932.2022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