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型教学在新教材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创新
卢佳骏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213161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本研究结合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探讨了问题导向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与创新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本文分析了该模式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如何优化问题导向型教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研究表明,问题导向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导向型教学、新教材、牛津新译林(2024)、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通常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的学习往往较为被动。然而,随着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学习需求的增加,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问题导向型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逐渐在各类学科中得到应用,它通过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批判性思维和探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向型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提升其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新教材的背景下,英语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理解力及思维能力。新教材的理念强调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式和任务型的学习方式。问题导向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创新,能够很好地与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相契合。通过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引入问题导向型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从“知识掌握”向“能力提升”转变。
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探讨问题导向型教学在新教材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其创新方法与教学效果,以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教育改革中的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一、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一)问题导向型教学的定义与核心理念
问题导向型教学(PBL)起源于医学教育,最早由哈佛大学医学教育部门提出,主要特点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和思维发展。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探索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和技能发展的主体。教师在问题导向型教学中,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在英语教育领域,问题导向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的教学。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分析、推理,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二)问题导向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牛津新译林(2024)等新教材的推行,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在这一背景下,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并结合牛津新译林(2024)教材的内容,设计一系列与文章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英语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环境?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支持这一观点?”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牛津新译林(2024)教材中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丰富他们的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引导他们在牛津新译林(2024)教材的辅助下,从多个角度思考环保这一主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主动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从而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
(三)问题导向型教学的优势与挑战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向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问题导向型教学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形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然而,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有深度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问题导向型教学需要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如视频、音频、文章等,这要求学校能够提供相应的资源。另外,问题导向型教学的实施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平衡教学内容的传授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仍是教师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问题导向型教学在新教材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一)课前准备:问题设计与任务分配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问题导向型教学任务。在课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问题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设计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个人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3.文章中的观点是否能代表你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还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课堂实施:小组合作与互动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问题开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换意见、分享观点,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气候变化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时,可以交换各自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讨论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视频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的汇报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思维碰撞。
(三)课后延伸: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
问题导向型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活动,课后的延伸学习同样重要。在问题导向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关的任务或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进一步解决问题。例如,在气候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查找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数据或报道,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
(一)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教学任务,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问题导向型教学强调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和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和学生背景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如“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平衡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还能引发他们对更广泛社会议题的关注。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文章的细节,进行思维碰撞与自我反思,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在这种参与感和认同感中,逐渐形成自我驱动的学习动机,主动获取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和持续性。正是通过这种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单纯知识传授的局限,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此外,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避免了学生因学习任务单一而产生的学习疲劳。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并非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价值认同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活动中。
(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要解答教师设定的问题,还需要运用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将语言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发展自己的多方面能力。教师通过设定问题,鼓励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展开自主探究,这种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体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除了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通过问题的引导进行深度思考。例如,针对一篇描述社会问题或环境问题的文章,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文章中提到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你认同这些方案吗?为什么?”这个问题促使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点,还需要对文章中的内容提出质疑和分析,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同时,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必须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进行阐述,这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学生通常被分为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交流自己的观点,还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行集体讨论和集体决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这种合作能力的提高,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未来职场中,这种团队协作精神至关重要。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缺乏主动探索的空间。然而,在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下,学生被鼓励主动寻找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牛津新译林(2024)教材为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支持。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学生不再仅仅通过阅读课本或文章来获取知识,而是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进行信息搜集和资料查找。例如,在讨论一篇牛津新译林(2024)教材中的关于环保的文章时,学生可能会围绕文章提出的问题,如“环保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国家在环保方面有哪些创新措施?”等,通过互联网查找更多相关资料,了解全球环保的最新动态和各国在环保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牛津新译林(2024)教材中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通过独立的学习方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持续进步,更为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未来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牛津新译林(2024)教材与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的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虽然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但其成功实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在实施问题导向型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挑战性且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且要注意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在学生小组讨论或独立探究时,确保学生能在有效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讨论和学习。
(二)教学资源的配置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持,包括多媒体教材、互联网资源、图书资料等。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教学材料。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平台、教育APP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材料,教师可以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资源配置上,学校应注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支持工具。例如,针对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电子书、在线阅读平台等,这些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扩展学习,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个共享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其中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料、教学案例等,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结语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已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但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问题导向型教学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教师应不断探索并优化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持续创新与改进,必将促进初中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程琳.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5,(02):81-83.
[2]韩竹梅.渗透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教育文汇,2024,(12):53-56+69.
[3]张荣雅.“GPTE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阅读中的应用[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与通识教育论坛优秀案例集.廊坊市第十七中学;,2024:4.DOI:10.26914/c.cnkihy.2024.023208.
[4]汤路平,贺锦.基于逆向设计理念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06):53-57.
[5]吴漪妮.PACE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4.DOI:10.27163/d.cnki.gjlnu.2024.000505.
[6]刘婷.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4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园)长论坛论文选(一).兴国县方太中学;,2024:7.DOI:10.26914/c.cnkihy.2024.03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