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作者

王舟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618300

摘要:针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需求,本研究基于振动信号分析,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包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诊断新方法。通过在某化工厂离心泵上的实验研究,构建了包含8个特征参数的故障诊断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轴承故障、叶轮不平衡和气蚀等典型故障的识别准确率达92.5%。在为期6个月的工程应用中,系统能提前15-20天预警潜在故障,使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62%,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振动信号分析;故障诊断;小波包分解;支持向量机;特征提取

引言:

机械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工业生产效率。振动信号分析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然而,传统诊断方法在复杂工况下识别准确率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工业需求。随着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提高故障诊断准确性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通过结合先进的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探索一种高效的故障诊断技术,以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

1.振动信号采集与预处理

1.1传感器布置与数据采集

传感器布置遵循就近原则和振动传递规律,在泵体、电机及轴承座等关键部位布置LC-8型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灵敏度100mV/g,频率响应范围0.5-10kHz,采用螺钉固定方式安装。数据采集系统选用NI-9234动态信号采集模块,采样频率设定为25.6kHz,以保证信号的高频成分不失真。采集时间窗设置为10s,每个工况采集30组数据。

1.2信号降噪处理

原始振动信号常含有随机噪声和工频干扰,影响后续分析。经小波阈值去噪处理,选用db4小波,分解层数为4层。采用软阈值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阈值取规则选用Birge-Massart准则。去噪后信号的信噪比提高了8.5dB,时域波形更加光滑[1]。通过带阻滤波器抑制工频干扰,截止频率设为49-51Hz。

2.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2.1 时域分析

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反映了设备振动强度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均方根值、峰值、峭度因子等统计参数,量化振动信号的幅值分布特性。分析表明,设备正常运行时,振动信号呈现准稳态特征,均方根值波动范围在0.8-1.2mm/s。轴承故障导致冲击性增强,峭度因子由正常时的3.1升至6.8,峰值因子增加52%。将时域特征参数作为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建立了基于模糊规则的预警机制。

2.2 频域分析

对振动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频谱特征。正常工况下,频谱主要包含转频及其倍频成分。轴承故障时在高频段出现调制边带,边带间隔与故障特征频率吻合。叶轮不平衡故障导致1X转频幅值显著增大,达到正常值的3.6倍。通过包络解调分析提取调制特征,利用倒谱分析识别周期性成分。频域分析揭示了不同故障的特征频率组成,为故障类型识别提供依据。

2.3 特征参数选择

针对振动信号的多维特征,选取能量熵、峭度因子、频带方差等12个特征参数构建特征向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3%。通过距离判别法和F统计量评价特征参数的敏感性,剔除冗余特征。最终确定8个特征参数组成故障诊断特征集,包括时域统计量3个、频域特征3个、时频特征2个。经验证,该特征集对不同类型故障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3.故障诊断模型构建

3.1 小波包分解原理

小波包分解在传统小波变换基础上对高频部分进行细分,实现对信号的多尺度细致分析。在每个分解尺度上,信号被分解为相邻频带的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信号总能量计算公式为:,其中Ei为第i个频带能量。分解过程采用正交小波基函数,确保信息无冗余完整重构[2]。实验中选用db5小波,通过计算能量比:,建立基于能量分布的故障特征向量,增强故障特征的可分性。

3.2 支持向量机模型设计

支持向量机通过非线性映射将样本空间转换到高维特征空间,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核函数选用径向基函数:,分类决策函数为:,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σ通过网格搜索法确定最优值,分别为85和0.8。

3.3 故障特征库建立

故障特征库包含正常运行和4种典型故障状态下的振动特征数据。特征向量经标准化处理:,基于欧氏距离计算样本相似度:,通过聚类分析确定故障特征阈值,建立模糊判决规则。

4.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4.1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针对离心泵最常见的轴承故障、叶轮不平衡和气蚀故障开展实验研究。轴承故障主要表现为高频段能量增加,2-4kHz频带能量占比由正常时的12.3%升至36.7%,且在轴承特征频率处出现明显的调制边带。叶轮不平衡导致1X转频幅值显著增大,振幅达到正常值的3.6倍,低频段0-500Hz能量占比增加42%。气蚀故障引起6-8kHz频带能量突增,该频段能量占比由4.2%升至28.5%,并呈现随机脉冲特性(如表1所示)。

4.2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将开发的故障诊断系统在某化工厂的离心泵群组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试运行。系统共监测12台离心泵,采样周期设为4小时。期间成功预警轴承故障3次、叶轮不平衡故障2次,预警时间提前于设备发生实际故障15-20天。对比同期未安装系统的设备故障统计,系统的应用使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62%,维护成本降低45%[3]。设备管理人员普遍反映系统操作简单,诊断结果可靠,对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故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论

通过对振动信号的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设备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在特征提取、降维和分类识别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显著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诊断模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泛化性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成果为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对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付超.高压断路器机械振动信号分析及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2]郝瑞卿.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05):86-87.

[3]张在新,康素坤,张新.浅析振动分析技术在旋转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硅谷,2009,(10):21.

作者简介:王舟 (1983.10) 男  四川巴中 汉族   硕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