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组合强两优平占高产制种技术
刘岱瑛
辰溪县柿溪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 怀化 419505
强两优平占系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最新育成通过国家审定的集优质高产、广适多抗的两系一季中稻新组合,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制种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品种推广,辰溪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强两优平占的高产制种技术探索和制种示范,2020-2021 年在辰溪县柿溪乡、仙人湾镇共示范制种33.5hm2 ,两年制种平均产量分别为 2.69t/hm2 、 3.25t/hm2 ,示范区内高产的田块制种产量达到 4.17t/hm2 。现将该组合的父母本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父母本特征特性
1.1 父本平占
父本平占株高 105.2cm ,叶片挺而直,株型适中,茎杆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根系发达,耐肥抗倒,在辰溪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 96-100d,主茎总叶片数 16.2-16.6 叶,抽穗历期较长,群体开花历时 10-12d,晴好天气 9:00 左右始花,上午 10:20 左右大量开花,开花高峰时段为 10:20--12:10,花药饱满,花丝长 12.9mm ,花粉活力好,花粉量大,授粉能力强,平均每穗颖花数 271.2 粒,千粒重 26.5g,抗稻瘟病,耐高温。
1.2 不育系强 11S
强 11S 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于 23.5 度,育性稳定,在辰溪县7 月下旬至 8 月底抽穗扬花制种育性安全。株高 78.7cm ,叶片直、窄,色青绿,叶鞘、稃尖无色,柱头白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每穗总粒数 150.5 粒左右,千粒重 25.3g ,株型较紧凑,茎杆粗壮,抗倒性强,在辰溪县 5 月上中旬播种,播始历期 86-88d,总叶片数 14.3-14.7 叶,对“九二 0”较钝感,抽穗较整齐,开花习性好,开花集中,抽穗后第 3-4 天进入盛花期,正常天气情况下盛花时间为上午 10:20—12:00,午前花率达 80.0% 以上,柱头外露率 82.6% ,柱头活力强,异交结实率高。
2 高产制种技术
2.1 选自然条件好的基地
制种基地要选空间隔离在 200m 、时间隔离 20d 以上隔离条件好的稻作区,交通便利,土质肥沃,海拔适宜,昼夜温差大且光照充足,无检疫性病虫害,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丘陵盆谷、沿河沿溪两岸地区。根据实践,高产制种基地选址有四要点:一要制种区地势避高温,二要地形环抱避大风,三要排灌方便、旱涝能保收,四要适合机械化操作。在辰溪县境内的柿溪乡、仙人湾乡、黄溪口镇、修溪乡、城效镇等较多四面环山,昼夜温差大,排灌方便符合条件的稻作区可作为强两优平占高产制种的优选基地。
2.2 定好三个“安全期”,合理安排播种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成功的关键,就是保证三个时期的安全:一是育性转换时期安全,二是扬花授粉时期安全,三是成熟收获时期安全。经过两年的成功制种实践和气象数据查询分析,在辰溪县两系杂交稻安全制种,育性敏感期安排在 7 月 20 日至 8 月 20 日期间是安全的。制种生产上,将育性敏感期安排在 8 月上中旬,将抽穗扬花授粉安排在 8 月中下旬,成熟收割期在 9 月上中旬,此时段晴朗天气多,降水较少,育性安全,适于开花授粉、灌浆结实和收割翻晒,既能获得制种高产又能保证种子质量,黑粉病少,风险最低。根据强两优平占父母本的特征特性,父本安排 5 月上旬播种,母本在 5 月中旬播种,叶差 2.7-3.0 叶,时差 10-12d 左右,以叶差为主,参考时差来确定具体的播差期。
2.3 强化秧苗培管,育好分蘖壮秧
培育多蘖壮秧是制种争大穗、多穗、增库容的基础。结合母本强 11S分蘖力中等而成穗率较高的情况,父母本采用湿润育秧,从秧田起培育父母本多蘖壮秧。一是保证充足用种量,父本种子用量 7.5kg/hm2 ,采用两期父本,一二期父本种子各用一半;母本种子用量保证 33.75kg/hm2 。二是选好田做秧田,选择肥力水平高、通透性好、无落田谷、排灌方便的优质稻田作为制种育苗秧田。三是做到精整秧田,用 45% 复合肥 450kg/hm2 施足底肥,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多效唑拌芽,稀播匀播,做到播种量不超过 105kg/hm2 。四是浅灌水,早追肥,攻“三率”(秧田出苗率、成秧率、分蘖率),秧苗 2 叶 1 心施尿素 120kg/hm2 作为断奶肥,保持浅水促早分蘖成大蘖;秧田期重点综合防治好稻象甲、稻蓟马、螟虫和稻瘟病等病虫及草鼠鸟害,移栽前及时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药。
2.4 早插早发,保证基本苗
强两优平占制种父母本插得早发得好来得快,分蘖早穗子大颖花多,在栽插时间上要及早移栽。父本五叶一心后秧龄 23-25d 即可移栽,插发并举,强攻父本,每蔸插 2 粒谷秧,行比 2:15,株行距 23.3cm×33.3cm ,一期二期相间栽插;母本秧龄 14-15d 开始移栽,株行距为 13.3cm×16.7cm ,母本与父本间距 23.3cm ,母本分蘖力中等,要多插,每穴插 3 粒谷秧,插足母本基本苗。插秧后保持有水返青,浅水分蘖,早生快发。
2.5 早促早管,培育高产苗架
坚持制种大田栽培上保证施足基肥,早抓早管肥水促早发,以培育高产苗架。一般基肥可用含量为 48% (16-16-16)高效复合肥 450-500kg/hm2 ,根据不同田块肥力水平灵活施用。大田移栽完成后 5d 对父母本追施尿素75-90kg/hm2 和 48% (16-16-16)高效复合肥 105kg/hm2 ,在栽插后 22-25d追施 120kg/hm2 氯化钾,在母本孕穗中期(4-5 期)再追施氯化钾 105kg/hm2∘ 禾苗生长前期适当高氮促分蘖,中后期禁氮增施钾,促早发多蘖大穗、后增籽满粒重,控制黑粉病发生。强化培育强优势父本,在父本移栽后 7d 对父本单独深施 48% ( 16-16-16 ) 高 效 复 合 肥 90-105kg/hm2 和 尿素75-90kg/hm2 ,促父本早发多发,形成分蘖多穗子大花粉足的父本群体。灌水以浅水勤灌与湿润促分蘖,苗够即晒田,孕穗前及时复水,扬花期遇高温田间用深水串灌,灌浆结实期保持干干湿湿壮籽,成熟收割前 5-7d 排水备收。
2.6 花期早预测,早调整
准确定好父母本播差期是花期相遇的前提,花期相遇程度由于受到栽培管理、气候条件、亲本特性及环境的影响会出现偏差,我们在生产制种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早预测早调整,确保花期理想:一是从播种开始,对天气状况、气候变化趋势作系统记录和分析,观察父母本田间长势提前作出花期预判;二是做好叶龄记载,通过与往年叶龄以及不同的基地叶龄对比分析,掌握亲本的生长进度、出叶速度和叶龄指数来预测花期;三是根据父母本拔节进程提前判断花期相遇情况,强两优平占制种宜父母本同步拔节花期相遇较为理想;四是通过幼穗剥检法预测,花期预测时强两优平占幼穗发育进度以前期母早一到两期、中后期母本比父本早一期为好,最后父母本同时抽穗或母本早 1-2d 抽穗为花期理想相遇。
综上所述,花期要早预测早调整,越早调整效果越好,方法有农艺措施调节法、肥调法、水调法、激素法等,根据田间不同花期情况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2.7 灵活施用“九二 0∗ ,科学选用辅助授粉方式,提高异交结实率
在花期相遇和正常天气情况下,强两优平占制种“九二 0”总用量在1100g/hm2. 左右。“九二 0”始喷指标是母本抽穗 15% 左右喷施第一次“九二0”,用量为 450g/hm2 ,第二天喷施第二次“九二 0,000g/hm2 ,在前两次父母本同喷“九二 0”的基础上第三天单独对父本喷 60-75g/hm2 ,确保父本高于母本 15-20cm ,施用时结合花期情况、田间苗势、天气状况灵活确定“九二○”用量和方法,效果达到父高于母、剑叶平伸、穗轴直立、不包颖花为宜,在盛花期连续 3~4d 下午用 30g/hm2AA “九二○”兑水 225-300kg 喷雾养花;在营造形成最佳授粉态势基础上根据基地实际,科学选用竹竿赶粉、绳索赶粉、无人机赶粉等恰当的辅助授粉方式,提高异交结实率。
2.8 健身栽培,严防三病三虫
杂交水稻制种田种植密度大,施肥水平高,父母本生长繁茂,通风透光差,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在栽培上采取早晒田重晒田,重施基肥,早追肥少追肥,中后期严控氮肥,终身健身栽培,病虫防治以预防为主、治为辅,与光谱诱杀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在制种各个生育时期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预报结合田间情况适时加强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粒黑粉病三病三虫的防治,可选用阿维、康宽、吡蚜酮和三环唑、爱苗、吡唑醚菌酯等药剂适量兑水喷施,特别是破口前、齐穗期、灌浆期加强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2.9 严格除杂保纯,抢晴抢时收割
从秧苗期起就抓好除杂保纯,在各个生长环节每时去除落地谷、异型异色株和田间杂草,在始穗关键时期及时除掉制种田间各种不同类型杂株,确保含杂率在 0.05% 以下,于始穗期、盛花期、收割前组织逐丘检查验收,田间检验合格的方可作种子收购。收割前一周开沟排水,种子达到 80% 成熟抢晴天收割晾晒,注意防止机械混杂和堆沤变质,保证种子质量。
作者简介;姓名:刘岱瑛,出生年月:19760301,学历:大专,籍贯:汉族,目前职称:中级,主要工作内容: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