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方法研究
李娟
祁东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 421600
引言
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主要用以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水能开发和生态修复。其工程规模大、系统构成复杂、施工环境多变,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编制和动态优化对工程的安全高效推进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施工环境多变、资源供需不平衡等原因,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一、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现状
1.1 施工进度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体系通常以合同工期为控制目标,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分阶段、分单元、分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是统筹调配施工资源、组织协调施工任务的重要工具。该体系一般由总进度计划、年度进度计划、月度施工计划和日常作业计划构成,形成多层级、动态衔接的计划管理网络。
1.2 现有施工进度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水利工程施工中,进度管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制约着项目建设效率和工期控制目标的实现。
(1)进度计划编制缺乏科学性,逻辑关系安排不合理,易导致施工组织混乱;
(2)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工序资源紧缺,而部分作业资源闲置,降低整体施工效率;
(3)施工计划刚性过强,缺乏应对施工现场突发状况的弹性调节能力,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
1.3 施工进度失控的风险表现
施工进度失控表现为多方面的风险隐患:
(1)工期延误是最直接的后果,可能导致合同违约、索赔纠纷与额外成本支出;
(2)进度失衡影响资源统筹,造成人力、设备与材料等资源浪费,增加施工成本;
(3)进度与安全失调易引发赶工冒险,埋下安全事故隐患;
(4)局部进度滞后还会带动后续工序整体推迟,形成连锁反应,加重工程整体风险负担。
二、水利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影响因素分析
2.1 施工组织与工序安排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复杂程度高,多工序、多工种、多设备并行作业,组织管理能力直接影响进度执行效率。工序安排的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衔接是否顺畅。若工序间衔接不当或逻辑顺序混乱,易造成施工间断与重复劳动,浪费作业时间与资源。此外,组织协调不到位、专业配合不良,常导致关键作业拖延,进而影响整体工期推进速度。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条件、资源调配与工艺特性,科学制定施工流水节奏,保障施工进度均衡有序。
2.2 施工现场环境与气象条件因素
水利工程多处于山区、河流、湖泊等特殊自然环境中,施工现场受地形、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地基处理、围堰施工、深基坑开挖等工序对地质水文条件极为敏感。汛期来临或极端天气事件易导致施工暂停或返工,影响既定进度安排。因此,施工组织需充分评估现场环境变化风险,预留合理工期弹性,配置应急处置预案,提升施工现场环境适应能力,降低不利因素对进度计划执行的冲击。
2.3 施工资源配置与保障能力因素
资源配置是否充足、合理决定了施工能否按计划推进。施工资源包括人力、机械、材料、技术和资金等:
(1)人员组织不到位或技术人员不足,会导致复杂工序施工质效下降;
(2)大型机械设备调度不当,可能造成作业节奏混乱;
(3)物资采购供应不及时或材料质量不达标,易引发停工或窝工问题;
(4)资金未能按时到位,可能导致施工单位组织困难,增加工程延误风险。
因此,需统筹全局,科学预测资源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配资源,从而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三、水利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方法探讨
3.1 科学地使用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进度优化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该方法可以理顺工序间的逻辑顺序,合理确定作业周期,并采用关键路径法(CPM)确定工程的关键路径,强化关键路径控制,确保总工期受控。此外,利用双代号或单代号网络图可直观表现工序间的逻辑关系,便于施工组织协调。网络计划技术还可用于施工进度仿真实验,在不同工况下优化工序持续时间和搭接可能性,并根据结果仿真结果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实现工序和工期的进一步优化。
3.2 资源优化配置与负荷平衡调整施工进度优化应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
(1)采用资源平衡法平滑施工负荷曲线,减少施工高潮与低谷的波动;
(2)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优化施工顺序,均衡人力、设备和材料等投入,避免资源闲置或过载;
(3)优化工序并行化设计,提高资源利用率;
(4)在动态调度上,提前为施工高峰期准备关键资源,缓解瓶颈工序的资源短缺问题,增强进度计划的稳定性和抵风险能力。
3.3 动态进程管控与纠偏机制
施工进度管理不是一次性的静态编排,而是需要持续调整和优化的动态过程:
(1)定期跟踪进度,更新实际数据,分析偏差原因及影响范围;
(2)建立进度偏差分析模型,制定针对性纠偏措施,如调整施工班组力量、优化工作时间安排或协调多工序交叉施工;
(3)将动态控制机制纳入常规项目管理流程,形成实时监控、快速响应和联动作业的管理闭环,确保施工进度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
3.4 信息化平台有助于进度计划的智能化管理信息技术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1)利用施工进度管理软件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进度动态可视化,并提供进度预警;
(2)基于 BIM 技术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和冲突预判,提前解决潜在问题;
(3)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材料库存,提高资源供需匹配效率;
(4)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可实现施工进度的智能感知、科学分析和精准决策,提升进度控制和管理水平。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和效益实现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应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和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在合理的组织框架下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信息融合与过程管控,能够有效优化工程建设进度,提升工程进度管控的科学性,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参考文献
[1]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分析[J]. 李攀.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6)
[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J]. 王倩.河北企业,2024(08)
[3]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监理与控制管理分析[J]. 张岩.水上安全,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