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张家文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0203
引言
在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而且信息技术产业快速更新变化的大环境下,担当起沟通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关键纽带角色的“1+X”证书制度凸显重要性,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长久以来的教学模式与行业人才选用标准之间脱节状况愈发明显,迫切需要通过课证相互融合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方面的创新变革。
1 “1+X” 证书制度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必要性
1.1 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驱动
随着数字化转型推进,计算机技术与众多领域深度交融催生出新兴行业形态的形势下,行业人才需求发生变化,急需既有坚实理论根基又具跨领域技术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往仅专注单一技能培养的模式难以适应行业发展动态需求,而“1+X”证书制度以课证融通方式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之中,让教学内容与行业最新技术及职业标准高度契合,着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匹配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走向。
1.2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
在愈发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岗位要求持续提升的环境下,拥有多种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才更易获企业青睐,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要点的课证融通引导学生取得“1”个学历证书及“X”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助力其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使得学生在全面系统学习课程知识,同时能针对性强化专业技能与拓展职业发展道路,以达成学历与能力双重提升。
1.3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要求
在传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方面,存在课程与职业标准不匹配与实践教学开展欠充分等诸多问题,“1+X”证书制度所倡导的课证融通,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参考依据来对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对教学内容予以更新,推动教学方法变革且促使教学评价方式朝多元化发展,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深化学校与企业合作,以使专业教学更好贴合行业实际需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确保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有课程体系与证书标准差距分析
2.1 课程体系与证书技能要求匹配度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依据学科知识逻辑搭建的课程体系,其核心在于传授理论知识,呈现出模块化划分、线性式逐步推进的特点,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着重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要求有着结构性冲突,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一般依据岗位群体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标准,要求相关从业者具备多种技术协同配合,跨越不同场景应用的复合型能力,然而该专业课程体系里各课程相对独立,未建立起针对技术整合还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衔接体系。
2.2 课程内容与证书考核内容衔接度
在更新方面,专业课程所涵盖内容未跟上行业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节奏,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中前沿技术、新规范相比,存在时间差距及内容衔接不畅情况。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紧密贴合产业当下最新实际应用,涉及新技术工具运用、业务流程遵循标准、行业整体规范等动态变化关键因素,反观专业课程,其教材更新周期长,教学内容多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及过去经典技术方面,云计算容器化、人工智能模型部署等证书考核,重点考察的前沿技术在专业课程中涉及程度低,而专业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未对证书考核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与重新组合,以碎片化方式讲解知识,难构建适配证书考核要求的知识体系网络,最终导致学生面对证书考核时无法有效整合储备知识,出现知识实际应用脱节的状况
2.3 实践教学与证书实操标准契合度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无论是设计层面还是实施层面,均未全然契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关于实操的要求,其证书的实操考核侧重于在实际工作场景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看重操作流程规范与否、对技术工具的熟练程度、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然而现有的实践教学大多采用模拟项目或简化案例,缺失企业实际项目应有的复杂性与完整性,而且所依赖的技术环境在更新方面颇为迟缓,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工具,都滞后于行业主流配置情况,无法满足证书实操考核在新技术平台与新开发框架应用方面的要求;另外,实践教学评价着重于结果性考核,未全面顾及操作过程规范、职业素养等证书实操标准中的关键要素,从而致使学生实践能力与证书实操要求之间出现较大差距。
3 “1+X” 证书制度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策略
3.1 基于证书标准的课程模块划分
构建贴合证书标准的课程模块体系,需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能力,为指引拆解与重新搭建传统课程体系。第一步是全面梳理证书考核内容中的知识单元与技能要点,并转变为有清晰教学目标的课程模块。第二步则要打破学科课程界限,依工作流程逻辑重新组合课程模块顺序,形成从基础技能训练逐步过渡到综合项目实践的递进式课程链,还在模块设计中融入跨学科知识融合之处。
3.2 证书知识点融入专业课程
将证书所涉及知识点以系统方式融入专业课程,需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在课程设计阶段,老师们要下功夫仔细研读证书考核大纲,准确提取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的关键知识点,并依据既定教学目标进一步开发。
3.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开创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教学模式,需打造集“资源整合、过程管控、效果评估”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就线上教学而言要研发贴合证书考核标准,还包含理论知识讲解视频、虚拟仿真实验、历年真题解析等内容的数字化资源库,并运用智能推荐算法规划学生个性化学习路线。
线下教学主要围绕提升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展开,并采取小组协作、翻转课堂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训工作,在此实训过程中教师承担引导者角色,通过现场指导与案例研讨等办法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评价阶段综合考量线上学习数据(如视频观看时长、模拟测试成绩等)与线下实践表现(如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等)构建多维度评价模型。
结语
“1+X” 证书制度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重构课程体系、融入证书知识点、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弥合教育与行业的鸿沟。未来需持续深化改革动态优化教学策略,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芳.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研究[J]. 2023.
[2]史子新
X证书制度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探析[J].计算机时代, 2022(006):000.
海南省教育厅项目资助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 1+x 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课证融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zc2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