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张永生 赵国保
汝南县农村公路管理所 河南驻马店 463000 确山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河南驻马店 463000
1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的施工技术概述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防水路基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其目的在于提高路基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防止水分对路基材料的侵蚀与破坏。防水路基不仅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小水对土壤的影响,还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交通需求的增加,防水路基的施工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
防水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防水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制定以及后期维护等。在材料选择上,通常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橡胶防水卷材等高性能材料,以提高防水效果。此外,施工工艺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及气候特点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2.1 软基处理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至关重要,因为软基往往因其低承载力和高变形特性而影响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软基的处理,通常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提高其物理力学性能,从而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首先,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包括换填法、深层搅拌法和预压法等。换填法通过将软土挖除并用较高承载力的土壤替换,从根本上提高了路基的承载能力。深层搅拌法则通过机械设备将水泥等固化材料与原有土体混合,形成具有较强抗压强度的土-水泥复合体,有效提升了软基的承载特性。此外,预压法利用外部荷载使软基提前沉降,从而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近年来,软基处理技术逐渐向智能化和环保化发展,例如应用地质雷达监测软基的变化情况,以便实时调整施工方案。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的精确性,也为后续的维护提供了数据支持。因此,针对软基的有效处理是确保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优化。
2.2 地下以及地表水处理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地下及地表水处理技术是确保路基稳定性与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水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土壤的物理特性,还可能导致路基的沉降、变形及其他工程病害。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水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地下水的控制通常采用排水和降水技术。排水技术包括设置排水井、明沟、暗渠等,通过引导地下水流向特定区域,从而降低土体的水位,减少土体的湿度,提高其承载能力。降水技术则可以通过抽水设备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水涌现象,确保施工环境的干燥。对于地表水的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设置截水沟、集水井和溢流口等。这些设施可以有效阻止地表水直接渗入施工区域,避免因雨水冲刷造成的土体流失和边坡失稳。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3 路基填料控制及碾压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路基填料的控制与碾压工艺对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填料,不仅能够提高路基的物理性能,还能有效防止后续的沉降和变形问题。首先,路基填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其颗粒级配、湿度及塑性指数等因素。适宜的填料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和抗压强度,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承受施工设备的荷载。此外,填料的来源也需经过严格筛选,避免使用含有有机质或污染物的土壤,以免影响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其次,碾压工艺是确保路基填料密实度的关键环节。通过多层次分层碾压,可以有效提高填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碾压过程应根据填料的性质和层厚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每一层的碾压均匀且达到设计要求。通常采用振动压路机和静压压路机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最后,施工过程中需定期检测填料的密实度和含水率,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通过对路基填料的严格控制与科学碾压,不仅可以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还能为道路桥梁的长期安全使用提供坚实保障。
2.4 做好边坡防护施工
边坡防护施工是道路桥梁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边坡发生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不仅可以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整体工程质量。首先,在进行边坡防护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查和分析,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及其潜在风险。基于勘查结果,合理选择防护方式,如设置挡土墙、锚固技术或植被防护等。挡土墙能够有效承受土体的侧向压力,而锚固技术则通过锚杆将边坡与稳定土体连接,从而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其次,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防止雨水渗入边坡导致土体饱和,从而引发滑坡等问题。设置排水沟、渗水管等设施,可以有效引导雨水流走,保持边坡的干燥状态。最后,施工完成后应定期对边坡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边坡防护的长期有效性。
2.5 抛丸处理技术
抛丸处理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主要用于提高结构表面的强度和耐久性。该技术通过高速旋转的抛丸机将钢丸等硬质颗粒以高速度喷射到混凝土或钢材表面,从而实现去除表面杂质、氧化层及其他污染物的目的。抛丸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后续涂层或防腐材料的附着力。这对于桥梁结构的长期耐久性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附着力可以延长防护涂层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频率。此外,抛丸过程中的冲击力还可增强材料的抗疲劳性能,降低因外部荷载引起的微裂纹扩展风险。抛丸处理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较少,且采用的钢丸可重复使用,减少了资源浪费。这与当今建筑行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相符,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
2.6 打磨及自由刨床技术
打磨及自由刨床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主要用于对混凝土或钢结构表面进行精细加工,以确保其表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这一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结构的美观度,还能为后续的防腐和防水处理提供良好的基础。首先,打磨技术通过磨具或磨料对表面进行物理磨削,能够有效去除混凝土表面的不规则部分、粗糙层及其他瑕疵,确保其光滑度和均匀性。良好的表面状态有助于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延长防护材料的使用寿命。此外,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颗粒还能够帮助检测结构表面是否存在裂缝或其他缺陷,便于施工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自由刨床技术则适用于大规模结构的加工,通过数控系统实现高精度的切削与成型。该技术能够根据设计图纸精确地对结构进行切割、修整,确保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度和接缝的密合性,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防水路基技术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还为后续维护提供了保障。通过实施有效的软基处理、水处理及边坡防护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工程病害风险,延长使用寿命。因此,在不断发展的交通需求背景下,这些先进技术将继续推动道路桥梁建设向更高标准迈进。
参考文献:
[1]江益波.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35):29-31.
[2]张彬.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 时代汽车,2022,(09):184-185.
[3]刘钦.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2,(04):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