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讨

作者

江丹容

福州市中山小学 350000

单元整体教学,即围绕某个主题或知识点,模块化地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教学单元,并进行统一化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突破传统单篇课文教学的束缚,强化知识的内在关联,对学生深度学习和综合发展极为有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精心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习得丰富知识、技能,同时发展语文核心素养,顺利达成预期的育人目标。

一、设计单元目标,发挥引领作用

教材由专家学者精心编排,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从教材入手,进行深层次解读、剖析,为后续教学做好充分准备[1]。在此期间,教师要就教材结构进行梳理,对编者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将其中的核心要点提炼出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当然,在此期间,教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将其融入于教学目标,保证其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指明方向[2]。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一主题,编排了四课,即《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并设置了“习作:变形记”以及“语文园地”模块,旨在引领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体会自然之美,培养对自然的观察、热爱,学会用文字来表达真实感受。教师可以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核心要点,进行目标设计:1.能够理解和掌握重点字词,赏析优美片段,感知文本意境,体会祖国文字之美;2.能够揣摩优美语句,感受表达特点,并用语言文字表达自身想象、感受;3.能够一边读,一边想象,阐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变形后的故事;4.能够积累好词好句,陶冶情操,培养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上述目标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同时与单元主题、语文要素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能够为师生教与学指明方向,让师生积极投入教与学,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地。

二、做好情境创设,点燃学习激情

传统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机械学习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迎合时代趋势,加以改进和优化。情境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喜好等,创设与之契合的教学情境,有效点燃学生学习激情,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在更加真实、融洽的氛围中展开思考和探究,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3]。以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本单元紧扣“艺术之美”这一主题,编排了三课,即《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以及《京剧趣谈》,以及“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和“语文园地”,多方切入,就艺术魅力进行了阐释。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音乐、绘画、戏曲、书法等艺术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切实感悟其魅力,教师可以将多种教学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如临其境,获得更加真实的认知。如,教师可以创设“走进艺术展厅”的情境,根据单元课文内容,细化情境,设计音乐、绘画以及戏曲等多个展厅,让学生化身为“参观者”,逐步参观并鉴赏不同的艺术,在亲身实践中感知多元艺术的魅力。如,展厅一:感受古韵。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演绎活动,让学生化身为不同的角色,重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场景,在演绎中深化对知音文化的理解。展厅二:古典剧场。教师可以将信息化设备利用起来,为学生播放契合的音频,如《月光奏鸣曲》等,让学生闭上双眼,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脑海中构建相应的画面。展厅三:京剧探秘。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彩纸、颜料、竹签等材料,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京剧艺术魅力。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生动、形象地呈现单元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元情境的助力下深化文本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加显著的学习效果。

三、设置单元任务,驱动实践探究

单元整体教学需要任务的支持。为了有效解决教学单一、陈旧的问题,教师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进行情境创设,并自然引入学习任务,发挥其驱动作用,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实践探究,在亲身参与中习得丰富知识,发展语文核心素养[4]。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一主题展开,编排了五篇与革命斗争阶段事情相关的课文,包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同时设置了“口语交际:演讲”“习作:多彩的活动”和语文园地,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革命英烈身上的高尚精神与品质,并学习相关技能,如点面结合进行场面描写。教师可以紧扣单元教学要点、难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策划国庆庆祝活动”,并进行大任务的设计——“向祖国献礼,向英雄致敬”。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划分,引申出多个子任务:1.我是开国大典小主播。学生需要介绍国庆节的一幕幕,重点讲述精彩场景。2.最美童声诵长征。学生需要将长征路线图绘制出来,并诵读《七律·长征》,读出气势。3.登上革命故事演讲台。学生需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英烈,并讲述他的故事。4.展示活动成果。学生需要展示最难忘的革命故事,并记录下精彩片段,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这样,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有了实践探究的方向,有侧重地思考和探索,逐步完成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汲取丰富知识、经验和技能,逐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为未来学习和成长助力。

四、优化评价方式,促进优质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评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要高度重视评价工作,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做到教学评一体化,为单元整体教学优质发展助力。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以“人性的光辉”为主题,编排了三篇刻画人性光辉的小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握契机,适当、适时地融入评价工作,点评学生的单元学习表现,为单元整体教学优化、完善提供良好依据。具体来说,在预习中,教师可以将预习任务表为重要依据,考核、评价学生的表现,如,学生能否顺利完成预习任务单、能否搜集背景资料、能否做好情感预热等,对其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方案,助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稳步实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任务作为入手点,对学生的任务完成度、知识理解程度、课堂参与度、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等进行点评,让学生获得良好启迪,明确进步方向。如,学生能否就《桥》中老汉的眼神描写进行深入分析;能否就《穷人》展开续写,创编一个美好的结局;能否与伙伴做好分工,完成角色朗读、演绎等。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测验,或是布置单元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点评和指导。如此,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助推单元整体教学高效实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有效解决知识碎片化、单一化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知识体系,并在由浅至深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坚定文化自信。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并从单元目标设计、情境创设、任务设置以及优化评价等方面入手,稳步推进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落实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仲亮,陈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教育界,2023,(36):110-112.

[2]吴雅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索——以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12):75-77.

[3] 赵玲 玲. 核 心素养 视域 下小 学语文 阅读 教学探 索[J]. 读写算,2022,(36):153-155.

[4]高思怡.领略阅读风景培育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指导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2,(12):28-30.

[本文系鼓楼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专项课题“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立项批准号 GLZX202303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