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水箱焊缝开裂原因分析
邱彬 刘文清 康建龙
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广东省江门市 529228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4
1 引言
某电厂除氧器呈卧式布置,其全长为 46600mm ,筒体主设备材料为SA516GR 70 为了便于设备运输及吊装,设备筒体分3 段部件,现场进行筒体环焊缝焊接拼装。除氧器呈喷水式设计,内部主要由3个除氧水箱、给水母管、水雾喷头、蒸汽分配装置、排水管等组成。除氧水箱箱体材质为410S不锈钢,由多个平板焊接连接而成,制造厂采用焊材为ER-309L冷焊工艺。410S材料相当于我国的06Cr13钢,该材料含碳量≤0.08% ,主要合金元素为Cr元素,410S 不锈钢中w(Cr) 11.5%~13.5% ,是马氏体不锈钢中铬含量较低的一种。
早期除氧水箱角焊缝出现了大面积不同程度的裂纹缺陷,按照原工艺进行了返修处理。机组大修时,对除氧水箱检查发现焊缝仍有部分开裂。因此本文就裂纹原因进行试验分析,以获取开裂机理。
2 取样检验分析
选取典型部位,对裂纹现场截取试样,如下图 1 所示,对现场截取的试样进行实验室试验分析。

2.1 材料成分分析
采用 GS-902G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和 PMI-MASTER Smart 火花直读光谱仪依据GB/T20123-2006 和 GB/T 11170-2008 采用对母材成分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 1 所示,可知母材成分满足标准 ASME SA-240 标准要求。

2.2 硬度检验
采用 Ql0A+ 型 Qness 全自动显微硬度计设备依据标准 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第 1 部分:试验方法》对试样的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进行显微硬度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 2 所示。从接头不同区域的硬度分布可知,焊缝硬度 > 热影响区硬度 > 母材硬度。

2.3 微观组织检验
采用 Zeiss Axiovert 200MAT 倒置万能材料显微镜,依据标准 GB/T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对截取的金相试样进行微观组织和裂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图 2 所示,从结果可知焊缝组织为树枝晶组织,热影响区的粗晶区组织为铁素体+碳化物+贝氏体组织,热影响区的粗晶区晶粒粗大,粗大的晶粒降低接头的塑性;母材组织正常,但轧制时被拉伸的晶粒明显,其组织为铁素体 +) 碳化物组织。焊接接头中未见气孔、夹渣及未熔合等焊接缺陷。裂纹整体形貌中裂纹外表面位置较宽,越靠近内壁,裂纹越窄,因此裂纹是从外表面向内扩展;裂纹整体从热影响区向母材区域扩展;在试样裂纹的始端到裂纹终端,裂纹沿晶扩展。

图 2 试样截面显微组织(a-裂纹整体形貌,b-裂纹始端,c-裂纹中间区域,d-裂纹尖端,e-焊缝,f-熔合线,g-热影响区,h-母材)
2.4 能谱与断口扫描电镜观察
为进一步分析接头显微组织特征,对试样母材及热影响区能谱分析,由表 3 可知,母材晶界位置 C 元素偏高现象,热影响区细晶区晶界位置 C 元素也存在偏聚现象,热影响区粗晶区晶界位置 C 元素和 Si 升高,Cr,Fe 元素有明显降低现象。通过对比发现,C 元素在热影响区尤其是粗晶区的偏聚比母材区域更为明显。

将裂纹打开进一步观察分析其断口形貌,断口表面覆盖一层氧化物,采用弱酸将断口表面清洗后,断口表面依然有大量的氧化物覆盖,从显露出来的断口形貌可知,断口呈解理断口形貌特征。
3 原因分析及建议
3.1 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焊缝热影响粗晶区晶粒长大趋势明显,热影响区粗晶区晶界 C 元素的偏聚现象较严重。这是因为该组织对焊接热输入较敏感,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在较短的高温停留时间,易引起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晶粒急剧长大粗化和碳化物在晶界析出、集聚, 使得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降低。在热影响与焊缝交界处硬度达到了峰值[1],形成了整个焊接接头的薄弱区域,这为裂纹萌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除氧水箱由蒸汽挡板、接水盘、肋板、内部通道格栅板、蒸汽管、固定支撑板、箱体及人孔等薄板( 8mm )通过焊接连接而成,且多为角焊缝集中不合理设计。开裂处于存在明显的结构应力集中和焊接叠加应力。焊接接头为奥氏体
氏体组成的异种钢焊接接头,两者线膨胀系数(表 4)差异较大。机组启、停工况下易产生附加应力和流体冲击力,在结构应力、焊接应力、热应力及流体冲击力的综合作用下,促使裂纹在焊缝粗晶区萌生、快速扩展,最终导致焊缝早期失效。

3.2 建议
(1)410S 钢对焊接热输入较敏感,焊接时需要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从而避免热影响区性能下降[2],应开展相关焊接工艺试验,获得最佳的焊接热输入参数;
(2)对易失效角焊缝焊趾薄弱区应进行锤击消应力,降低其峰值应力,提高其服役性能;
(3)对焊接接头为 ER-309L 焊材 +410S 母材组成的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线膨胀系数较大差异问题,应优先选择线膨胀系数小的镍基焊材,优化接头异种钢焊缝界面应力。
参考文献:
赵勇桃, 赵莉萍, 麻永林, 等. 1Cr13 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J].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09, 28(1):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