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检验流程 提高某维修车出所检验效率
康宝 任刚 陈雅 陆文龙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陕西咸阳 712099
摘要:依托现场改善、现场管理的理念,本文阐述了关于某维修车在出所检验环节通过制作检验卡片、整合检验流程等手段提高某维修车出所检验效率,做到了将日常检验工作表单化、标准化、精细化。
关键词:缩短周期 优化流程 标准化
引言:
检验中心出所检验主要承担着全所所有单体产品以及配套车辆的出、入所检验。出所检验的内容有齐套性检验、外观检验、规格型号检验等。2023年,任务重,配套车辆交付周期短。某维修车出所检验工序多,很多检验项目与过程检验标准一致,整个流程存在部分重复检验,为了保证生产进度,检验一组对某维修车主要配套部分采取“下厂验收”,尽量缩短或避免产品因质量问题进行反复检验。本文通过对某配套车的检验内容进行梳理,采用精益工具进行流程分析和检验路线图的规划,优化检验流程,提高某维修车出所检验效率,以缩短出所检验用时,确保某维修车保质保量按期交付。
1、某维修车出所检验现状
首先,一般情况下,出所检验员对于某维修车的检验采取“先里后外”的检验顺序,即依据技术工艺部门下发的装箱单对车辆配套备件进行齐套性等检验,即检验产品的规格/型号、外观以及配套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其次,对于检验资料,一是顾客的特殊要求(四方协议),出所检验员核查技术工艺部门下发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合同,进行检验;二是车辆出所的装箱单,都是一式三份,且需三方签署,即装车员签署、检验员签署、军代表签署,且每页都需要签署和注明配套关系,耗时太长;最后,大型结构件的检验,检验员对产品的外观、规格/型号进行检验。但是由于部分大型结构件其特殊用途,存在体积大、重量大、外形不规则等特点,实施检验费时费力。而且检验员在车上检验,某维修车的各种备件都是装在车上的固定位置,检验起来异常麻烦,极易出现规格型号错漏检。基于这三点,检验费时费力且极易出错。
某维修车的出所检验需要至少14道工序,其出所检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
随机统计4辆维修车出所检验用时表,见表1:
从统计表1可以看出,实物核对、制作装箱单以及大型结构件的检验是某维修车出所检验用时太长的主要原因。
2、三点改进措施
2.1、制作现场使用的标准作业比对卡片
以某维修车的备件锉刀为例,如图2,共23种锉刀。
检验部门的技术人员对该锉刀的型号、规格以及图片进行采集,进行分类、整理,制作出清晰明了的检验卡片,图3就是我们制作的部分检验卡片。
制定了5类备件工具总共48张检验卡片,并将产品的型号、规格以及检验的要点附上。经实验统计,5大类共132种备件通过制作48张检验卡片,使备件检验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减少到6小时。
2.2、优化检验流程
把整个检验流程当中,检验标准一致、重复检验的环节进行整合,即调整出所检验时间为与入所检验一起同时进行,若合格则及时铅封。
由于某维修车的特殊用途,产品的方舱、底盘、备件都偏向大型机械结构件,部分大、重件在100斤以上(钩子、牵引环等)如图4,出所检验员需要对其实施检验的对象。
如图4,出所时检验员只需要检查铅封是否完整即可,不需要作重复检验。
某维修车的检验流程一般为:入所检验—机械装配检验—成品检验—出所检验,即出入所检验小组需重复检验一次,费时费力。如果我们能够调整检验时机,即对于大、重件(不参与调试和过程验收的产品)采取入所、出所同时进行检验,如果产品符合进、出所检验标准,检验人员可在产品入所环节就进行产品铅封,待产品流转到出所检验,此时检验人员只需要检查铅封是否完整即可。这样就会缩短出所检验时间。减少动作浪费,经过对检验时机的调整,经统计,大型结构件检验用时由原来的15小时减少到6小时。
2.3、优化装箱单
对现行的装箱单进行模式优化,将同一类型随车产品进行排页,注明共几页、第几页,即原先每页的盖章以及填写日期优化为同一类型只需签署一次。经统计,维修车的底盘部分由原来的45次签署减少到5次签署。
将维修车的装箱单根据优化后的检验流程和检验路线图合理的重新进行整理,再将原来的单面打印改成双面打印,根据当年合同删除本年度不配套产品,可以将页数由原来的54页减少到13页,降本增效。
将合同或四方协议中特殊要求的内容整合到装箱单备注一栏,以减少查阅合同及相关文件(此措施对于要因1和要因2效果明显,省去了备件、大型结构件检验时需翻阅查找相关合同协议要求的耗时),示意如图5所示。
利用优化后的装箱单进行了后续两辆维修车的装箱单制作,经统计,用时已经由原来的18小时减到6小时。
三点改进措施之后,我们对某维修车进行了出所检验用时统计,见表2:
3、结束语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而不断的精益求精则是现代企业生存的不二利器。通过对出所检验某维修车出所检验流程进行优化,使我们更有信心对其他某维修车的出所检验进行举一反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检验工作中,一切以顾客的利益为中心,不断创新检验方法,改良检验流程,切实实施降本增效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将日常检验工作科学化、表单化、人性化;将检验资料、图纸工艺、检验对象融会贯通,使我们的工作简单、有效、快捷。无精益,不创新,时已至、势已成、风正劲,让我们在不断的精益求精中提升自我,更好的服务于科研和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庆生《精益生产工具手册》 海天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版
2、董鹏《质量检验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5年11月第一版
3、杨卓《质量检验人员培训教材》国防工业出版,2007年1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