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宏女 戴莉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虽能有效控制病情,但常伴随一系列生理不适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人文关怀护理作为一种强调尊重患者尊严、关注患者情感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护理模式,逐渐成为提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1.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人文关怀护理作为现代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理论基础可追溯至南丁格尔的护理理念,她强调护理不仅是对身体疾病的照料,更是对患者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的全面关注。此后,美国护理学家 Jean Watson 提出的“人文关怀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地阐述了护理中关爱、尊重和人性化的价值,认为护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关怀行为促进个体的健康与康复。这一理论为当前人文关怀护理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化疗患者由于治疗周期长、副作用明显、预后不确定等因素,常面临焦虑、抑郁、自我认同感降低等心理问题,生理上也常表现为恶心、呕吐、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在此背景下,人文关怀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更注重对其心理、情感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生活信念。国外研究表明,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国内近年来也逐步重视人文护理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但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结合本土实际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路径,以切实提升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2.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现状与护理需求分析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化疗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从生理层面来看,恶心、呕吐、疲劳、脱发、免疫力下降等常见副作用使患者长期处于身体虚弱状态;心理方面,由于疾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治疗过程的痛苦,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社会功能方面,部分患者因病致贫、角色转变或社交减少,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出现社交障碍。因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多维下降趋势。
传统的护理模式多以疾病护理为主,侧重于病情观察和药物管理,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需求,难以满足其全面照护的要求。调查显示,多数化疗患者对护理服务有较强的依赖性,期待护理人员能够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沟通交流和个性化关怀。他们希望在治疗过程中获得尊重与理解,在身心不适时得到及时疏导,在孤独无助时感受到温暖陪伴。此外,患者家属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愿,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疾病知识指导和心理支持资源。由此可见,构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护理服务体系,已成为提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关注患者的多层次需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文关怀护理,才能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
3.人文关怀护理在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在具体实践中,人文关怀护理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加强心理支持与沟通、调动家庭及社会资源等方式,全面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首先,在护患关系的构建方面,护理人员注重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主动倾听其诉求,以真诚、耐心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例如,在患者入院初期,护士通过细致的入院宣教和情感交流,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其次,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病情阶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关注其饮食、睡眠、疼痛管理等基本需求的同时,也重视其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对于焦虑或抑郁倾向明显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认知行为干预、正念疗法等方式帮助其调整心态,缓解负面情绪。
人文关怀护理还强调家属与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护理人员积极引导家属参与患者的照护过程,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增强家庭凝聚力。同时,联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院还探索建立了“人文关怀护理路径”,将人文护理内容纳入常规护理流程,确保每位化疗患者都能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情绪安抚和个性化服务。这些实践表明,人文关怀护理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也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和整体生活质量,是现代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在提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成效。通过关注患者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护理人员不仅帮助其缓解了治疗带来的焦虑与恐惧,还增强了应对疾病的信心和治疗依从性。实践表明,融入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个性化护理、心理支持及家庭参与等干预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与社会适应能力。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但整体来看,人文关怀护理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温暖和有温度的照护体验。未来应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完善人文关怀护理体系,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与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吴欣宇.人文关怀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22):110-112.
[2]林淑华,林珊妹,李丽婵,等.“人文关怀 +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8):127-129.
[3]任敏育.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睡 眠 质 量 及 并 发 症 的 影 响 [J]. 实 用 妇 科 内 分 泌 电 子 杂志,2024,11(09):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