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析造船工程中钢板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作者

唐杨 靖爽

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引言

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船舶对结构强度、抗腐蚀能力及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船舶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钢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承载能力、抗风浪能力和使用寿命。近年来,因钢板质量问题导致的船舶事故时有发生,暴露出部分企业在钢板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因此,深入研究和掌握钢板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提升船舶建造质量、确保航行安全的基础工作。

一、钢板原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钢板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原材料的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钢板性能的前提条件。根据船舶的不同部位(如船体龙骨、甲板、舷侧等)和使用环境(如海水腐蚀、低温冲击等),应科学合理地选用钢材牌号,例如普通船体结构多采用 A 级、B 级、D 级和 E 级碳钢,而高寒地区或液化气船则需选用具有优良低温韧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同时,为确保钢板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应优先选用具有国际认证(如 ABS、DNV、CCS 等)的合格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确保其生产工艺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

此外,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也有助于减少不同批次材料之间可能存在的性能差异,从而提升整体质量控制水平。在选材过程中还应特别关注钢材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匹配性,因为化学成分直接决定了钢板的可焊性、耐蚀性以及机械强度,必须严格控制碳当量(CE)、硫磷含量等关键指标,确保所选材料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从根本上保障钢板在造船工程中的应用性能和结构安全性。

二、钢板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钢板的制造过程包括炼钢、连铸、热轧、冷加工、热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在各个关键工序中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在炼钢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熔炼温度、脱氧方式和杂质去除率,确保钢水纯净,避免因成分不均或杂质含量过高而引发夹杂和偏析等质量问题。

第二,在连铸环节应合理控制冷却速度和结晶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于冷却不均而导致裂纹和缩孔等铸造缺陷的产生,从而保障铸坯的内部致密性和表面质量。

第三,在热轧工序中,作为形成钢板基本组织结构的关键步骤,应精确控制加热温度、终轧温度以及轧后冷却速率,以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提升钢板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同时对于需要进一步成型的钢板,冷加工过程也应优化工艺参数,避免因过度变形而造成应力集中或材料开裂。

第四,在热处理阶段,针对某些高强度钢或低温韧性要求较高的钢板,需根据性能需求进行正火、淬火或回火等工艺处理,以改善其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可靠性。热处理的各项参数,例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介质的选择等,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执行,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控。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才能全面提升钢板的内在质量和使用性能,为后续船舶建造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三、钢板检验与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钢板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必须在采购、入厂、加工前后等多个阶段进行严格的检验与检测,这是保障钢板质量可控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物理与化学性能检测方面,应系统开展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项目,全面评估钢板的强度、塑性、韧性及化学组成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其次,在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中,需采用超声波探伤(UT)、磁粉探伤(MT)以及渗透探伤(PT)等方法,对钢板内部和表面可能存在的裂纹、夹杂、分层、气孔等缺陷进行有效识别和判断,防止存在隐患的材料流入后续工序。此外,尺寸精度与外观检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必须对钢板的厚度、宽度、长度和平整度等几何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同时检查是否存在氧化皮、锈蚀、压痕或机械损伤等外观缺陷,以保证其加工精度和使用性能。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质量控制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应在关键环节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船级社参与质量监督,通过独立的监造机制对钢板的质量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增强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行业认可度。只有通过上述多个层面的严格检验与检测,才能实现对钢板质量的全过程控制,为船舶建造提供坚实可靠的材料保障。

四、焊接工艺对钢板质量的影响

钢板在造船过程中需经历大量的焊接作业,焊接质量不仅关系到船体结构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更直接影响船舶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焊接工艺对钢板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首先,在焊接材料的选择方面,必须确保焊条、焊丝及焊剂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相匹配,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不低于母材标准,以避免因材料不匹配导致焊缝区域出现强度不足、脆性断裂或腐蚀失效等问题。

其次,在正式施焊前,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进行焊接工艺评定(WPS),通过系统试验确定最佳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以及层间温度等关键参数,确保焊接过程稳定可控,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焊缝组织。同时,焊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也是决定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所有参与船舶焊接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以持续提升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焊接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此外,在焊接完成后,必须严格执行焊后检验程序,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以及必要的力学性能试验,全面评估焊缝质量状态。对于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焊缝,应及时制定返修方案并实施修复,同时详细记录返修次数、工艺调整情况及相关责任人信息,防止重复缺陷的发生。

五、钢板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保护

钢板在入库、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若管理不当,极易因环境因素或操作不规范而造成损伤、变形或性能下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环节的质量保护措施。首先,在防潮防锈方面,应确保存放区域通风干燥,避免钢板受潮、淋雨或遭受盐雾侵蚀,尤其在潮湿或沿海环境中,必要时应对钢板表面涂覆防锈油或采用密封包装等防护措施,以延缓氧化腐蚀的发生。

其次,在堆放与搬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因重物挤压或碰撞导致钢板弯曲、划伤甚至边缘损坏,搬运时应优先使用专用吊具,防止因不当起吊造成边缘卷曲或表面磕碰,确保其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不受影响。此外,为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还应建立完善的批次管理制度和可追溯机制,实行严格的出入库登记流程,确保每一批钢板的来源清晰、流向明确,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钢板质量控制贯穿于造船工程的全过程,涉及原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检测手段、焊接施工及仓储物流等多个关键环节。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提升钢板的整体质量水平,进而保障船舶的安全运行与长期服役。

参考文献

[1]黄海霞,李富.船体建造中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No.263(07):131-132.

[2]王俊翔.船体建造中焊接质量检验的控制要点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 场,2020,No.173(07):47-48.

[3]刘奔浪,高祥楼.浅谈工程船舶建造过程质量管控因素[J].上海质 量,2019,No.360(08):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