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分析重点探寻
李艳 李学凤 王素华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水利工程对国家的防洪、灌溉、供水等至关重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建设及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随着水利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增加,深入分析并有效应对质量与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对推动水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分析
1.1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功能实现与长期稳定性。优质的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发挥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例如,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关键结构,高质量的施工能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抵御洪水冲击,防止溃坝等严重后果,保护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良好的质量控制有助于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通过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地基处理稳固等,可减少工程结构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损坏和老化,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使水利工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持续发挥效益。
1.2 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一些质量问题。混凝土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如混凝土强度不足,可能是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不佳或施工振捣不密实导致。强度不足的混凝土无法承受设计荷载,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另外,混凝土裂缝问题也屡见不鲜,这可能由水泥水化热、温度变化、干缩等因素引起。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还可能成为渗漏通道,降低结构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地基处理不当也是常见问题。若地基承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可能导致建筑物沉降过大甚至不均匀沉降,使水利工程结构出现裂缝、倾斜等现象,严重影响工程安全。此外,土方填筑质量问题,如压实度不足,会导致填方区域出现塌陷、渗漏等情况,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这些质量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3 安全隐患成因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其成因较为复杂。施工环境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水利工程地处偏远山区、河流峡谷等地,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例如,在山区进行隧洞施工时,可能面临山体滑坡、岩石破碎等地质灾害威胁。同时,恶劣的气候条件,如暴雨、洪水、强风等,也会给施工安全带来挑战。施工管理不善也是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责任不明确,导致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例如,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足,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不齐等。
2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2.1 完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基础。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都要清楚质量责任。建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同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标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2 强化人员培训与教育
人员素质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起着关键作用。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与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安全意识。针对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如对混凝土浇筑工人进行混凝土施工工艺培训,对电工进行电气安全知识培训等。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规范和质量安全要求,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操作技能。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管理人员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提高管理水平。
2.3 严格把控材料与设备质量
材料和设备质量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在材料采购环节,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例如,对水泥进行强度、安定性检验,对钢材进行力学性能检验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材料进场后,要合理储存,防止材料受潮、变质等影响质量。
对于施工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修等情况。在设备使用前,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对于大型设备和特种设备,要由专业人员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避免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引发质量安全问题。
2.4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与安全监控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监控是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在质量监控方面,采用全过程跟踪监控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如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混凝土内部质量,测量仪器检测建筑物的尺寸和位置偏差等。加强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如大坝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等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
在安全监控方面,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开挖、高边坡施工等,要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加强对施工环境的监测,如对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等进行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2.5 做好质量与安全应急管理
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质量与安全事故仍有可能发生,因此做好应急管理至关重要。制定完善的质量与安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例如,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制定裂缝修补方案;针对坍塌事故,制定人员救援和工程抢险方案等。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和各自的职责,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此外,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一旦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因素。通过深入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常见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成因,并采取完善管理体系、强化人员培训、把控材料设备质量、加强施工监控及做好应急管理等有效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这不仅保障了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与长期稳定运行,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6):205-207.
[2]刘钊.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J]. 水上安全,2024,(16):157-159.
[3]马占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3,6(08):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