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分析关键分析
王素华 李艳 李学凤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资源合理利用、防洪减灾及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水利施工技术与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成为必然需求。深入分析其重要性并提出有效措施,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升水利工程质量
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对提升水利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创新的施工技术能够运用更先进的工艺和方法,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建设,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更高标准。例如,在大坝基础处理中,采用创新的地基加固技术,如新型的深层搅拌桩技术或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大坝沉降和裂缝等质量问题。
1.2 提高施工效率
创新管理在提高水利施工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创新的施工技术往往伴随着更高效的施工工艺和设备。例如,新型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和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够大幅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提高施工速度。同时,创新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管理方法,如采用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可以更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资源,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资源浪费。
1.3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对推动整个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创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例如,研发和采用环保型的施工材料和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创新管理理念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新管理还能激发行业的创新活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鼓励施工企业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营造创新的行业氛围。
2 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措施
2.1 加强技术研发创新
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是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核心。首先,加大对水利施工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共同设立专项研发基金,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施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例如,针对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抗冻、抗震等关键技术问题,组织联合攻关,研发新型的施工材料、工艺和设备。
其次,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在水利施工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或团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设立技术创新奖项,对创新技术进行评估和奖励,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同时,鼓励施工企业内部开展技术创新竞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此外,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关注国际水利施工技术的前沿动态,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例如,学习国外先进的智能施工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
2.2 完善创新管理体系
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是保障水利施工技术创新有效实施的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战略规划,明确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的目标、方向和重点。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创新发展计划,确保创新工作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创新管理制度,规范创新流程。从创新项目的立项、研发、应用到成果评价,都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例如,建立严格的项目立项审批制度,确保创新项目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建立成果评价机制,对创新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加强创新管理组织建设。成立专门的创新管理部门或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创新管理中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创新合力,保障创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培养专业创新人才
专业创新人才是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关键。加强水利相关专业的教育改革,高校和职业院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前沿技术等方面的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实际水利工程的创新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开展针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定期组织水利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学术讲座和技术交流活动。例如,举办关于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方法的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拓宽在职人员的知识面和视野,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水利专业创新人才。对有突出创新贡献的人才给予特殊奖励,如晋升机会、股权激励等,鼓励人才长期投身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工作。
2.4 应用信息化创新手段
信息化手段为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持。构建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如施工进度、质量检测数据、安全监控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根据施工进度数据预测工程完工时间,根据质量检测数据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采取措施。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三维建模,直观展示工程结构和施工过程。在施工前进行虚拟施工模拟,提前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 BIM 模型实时跟踪施工进度和质量,实现精细化管理。
此外,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施工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施工现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施工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5 强化质量与安全创新管理
强化质量与安全创新管理是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保障。在质量创新管理方面,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如六西格玛管理。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数据化分析,识别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降低质量缺陷率。同时,加强质量风险管理,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在安全创新管理方面,应用创新的安全技术和设备。例如,采用智能安全帽、安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施工人员的安全状态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安全数据的分析,提前预测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结束语
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是水利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培养专业创新人才、应用信息化创新手段以及强化质量与安全创新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协同推进,能够全面提升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水平,为水利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基础设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吕峰.水利工程全过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要点[J].大众标准化,2023(20):81-83.
[2] 肖 龙 飞 . 探 究 水 利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关 键 要 点 [J]. 低 碳 世界,2023,13(10):40-42.
[3]任丽.水利工程施工中信息化管理与质量监督要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