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麻醉管理要点及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作者

朱波波 张惠 通讯作者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昆明 650118

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其重要治疗手段。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至关重要,肝血流阻断技术(Pringle 法)是常用方法,但传统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可引起显著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甚至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构成挑战[1]。优化麻醉管理策略,减轻阻断带来的生理干扰及脏器损伤,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近年来,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因其更具选择性而受到关注。本研究前瞻性观察半肝血流阻断(Pringle 组)与传统全肝阻断(对照组)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着重分析围术期精准麻醉管理要点,并系统评估两种技术对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期间在本院肝胆外科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94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Pringle 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 47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 1)。

1.2 方法

术前完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手术风险。静脉注射丙泊酚2.0-2.5mg/kg 、瑞芬太尼 0.3-0.4μg/kg 、顺式阿曲库铵 0.15mg/kg ,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持续监测有创动脉压、CVP、血气分析、体温等,维持 CVP 在 2⋅5mmHg 以减少出血。Pringle 法组采用间歇性阻断解剖患侧半肝 Glisson 鞘并置阻断带,行区域性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每次阻断时间一般不超过 20min ,间歇 5min 后可重复阻断。对照组于第一肝门处用无损伤血管钳完全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包含肝动脉和门静脉),每次阻断时间不超过 15min ,间歇 5min 后可重复阻断。

1.3 观察指标

(1)术中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晶体液输入量、丙泊酚总用量、瑞芬太尼总用量。

(2)肝肾功能指标。分别于术后第 1、7d 采集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d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 (Cr) 、血尿素氮(BUN)。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 (%) )表示,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Pringle 组肝血流阻断总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术中出血量、丙泊酚总用量、瑞芬太尼总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表 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表
表 2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表( )

2.2 两组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

术后第 1d,Pringle 组 ALT、AST、TBIL 水平及 Cr、BUN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 3-2 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比较表( x s )

P<0.05 )( ⋅P<0.05, )。术后第 7d,两组上述指标相当( (P>0.05 )。见表 3-1、3-2

表 3-1 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表(

3.讨论

本研究表明,Pringle 法联合精准麻醉管理在肝癌切除术中可减少术中出血与麻醉药物用量,显著减轻术后早期肝肾功能损伤,且远期恢复与传统全肝阻断相当。从作用机制分析:

首先,半肝血流阻断通过选择性阻断患侧半肝 Glisson 鞘,精准限制缺血范围,仅影响目标肝叶的血流供应,有效减少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2],本研究中 Pringle组术后 1 天肝功能指标显著更低,印证了半肝阻断对健侧肝脏的保护作用。

其次,术中出血量与补液策略的优化是关键环节。半肝阻断通过解剖性区域血流控制,减少肝断面的异常血流渗漏,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结合限制性补液策略,晶体液输入量同步降低,不仅减少术中血液稀释风险,更通过维持较低中心静脉压,进一步降低肝静脉系统压力,形成"阻断精准-出血减少-补液控制"的良性循环。这一过程减轻了肾脏滤过负荷,避免因大量补液导致的肾小管间质水肿,从而降低术后Cr、BUN 水平。

最后,麻醉药物用量差异与应激反应调控密切相关。半肝阻断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与手术创伤应激程度减轻有关。选择性血流阻断减少了全肝缺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降低了机体对麻醉镇痛药物的需求,同时避免了过量麻醉药物对肝肾代谢功能的潜在影响[3]。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解剖精准阻断、循环容量管理、麻醉药物优化三方面构建了围术期管理策略,为肝癌切除术提供了"损伤控制"新思路。尽管术后 7d 肝肾功能指标趋同,但早期损伤程度的差异对降低肝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适用于合并基础肝病或肾功能储备不足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刘晓,王银中,范子雪,等.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24,44(9):5-8.

[2]卢超,陈波,邢志祥,等.3D 腹腔镜下两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学,2024,30(11):1868-1873.

[3]卢海明,蒋水明,刘雷,等.半肝血流阻断联合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肝右叶癌切除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2,34(4):44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