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肺康复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卞媛媛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江苏常州 21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肺部组织存在慢性炎症,患者常因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肺康复通过综合康复措施来改善病人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并根据肺部疾病病人的综合评价个性化地制定病人治疗方案等,是一种综合性干预手段,涉及但不局限于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及行为改变等方面,也强调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状况以及促使病人长期坚持健康促进行为[2]。然而患者出院时很难坚持肺康复训练,影响治疗过程,导致病情复发。延续性护理服务指专业化护理服务从院内向院外持续的护理方式,目的在于使护理干预措施可在病人出院时持续进行,使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3]。本研究将基于肺康复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 COPD 出院患者中,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14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0 例,观察组中女 22 例,男 48 例;平均年龄(62.14±4.87)岁。对照组中女 25 例,男 45 例;平均年龄(60.75±4.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γP>0.05) 。纳入标准:(1)符合 COPD 诊断标准的患者;(2)经治疗病情平稳;(3)认知及沟通正常,能够配合研究和随访。排除标准:(1)COPD 急性期患者;(2)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3)有精神异常或认知功障碍者;(4)无法配合研究和随访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肺康复的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1)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予以充分评估,包括肺康复方面的评价:如吸烟状况、呼吸困难状况、健康状态、日常活动状态、活动方式及时长、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等。之前是否接受过肺康复训练,对未接受过肺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详细宣教,包括肺康复的目的、意义,方式等;对接受过肺康复训练的患者应评估其训练的依从性及训练方式的准确性。建立患者专属档案,做好记录,以便日后随访。(2)建立微信平台:患者出院当天将患者及主要照护者共同拉入科室微信群中,并嘱其改好备注。互联网平台定期更新有关肺康复训练的知识。第一周为呼吸训练,包括多种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等;第二周为运动训练,包括上肢运动训练(握力训练、拉力训练等),下肢运动训练(直腿抬高,床上脚踏车运动等);第三周为营养支持及心理治疗,有针对性的高热量食物补充可以对无脂肪物质产生有益的影响,对于因呼吸困难不能吃大餐的患者,建议多吃一些小餐。对于存在明显焦虑、烦躁的患者应主张其主动提出自己的困惑,必要时可拨打科室电话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第四周为强化宣教,对肺康复训练进行总结,并针对具体的时长做好说明,对前三周群内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做好护理措施的反馈,整合后发送至群里供患者进行参考。微信群内发布的肺康复训练文章及视频均应经过循证,嘱患者或主要照护者应每日进行康复训练的打卡,群主做好统计。针对个别疑难问题需立即汇报床位医生,经床位医生给出建议后,再将护理方案反馈给患者。(3)电话随访:出院一个月内是延续性护理的加强期,每周由护理小组成员定时一次电话随访,给予药物,康复和护理方面的知识指导。此后每隔两周电话随访一次、每月跟踪随访一次,随访后评价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康复知信行水平和生活质量。
1.3.1 肺康复知信行:评价采用肺康复训练知信行问卷,内容包括知识、态度、行为共 3 个维度、26 个条目,采用 1~5 分表示,总分 26~130 分,患者肺康复训练知信行水平越好,则评分越高。
1.3.2 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该问卷用于回顾过去一周内患者的症状及对生活、工作、情绪、活动等造成的影响,总分 0~100 分,所得分数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生活质量
越低,则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两组肺康复知信行和生活质量评分相似,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基于肺康复的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肺康复知信行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 1 两组肺康复知信行和 SGRQ 评分比较(分)

3、讨论
有研究表明:肺康复有助于提高 COPD 患者的运动耐力,呼吸困难,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等,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模糊医院与家庭、社区之间的界限,减少病人来院的就诊难度,增加肺康复计划可行性及参与程度[4]。因此,实施以肺康复为核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提高 COPD 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COPD 患者出院返回家庭,离开医院的规范护理,缺乏医护人员的监督和帮助,容易对肺康复训练产生松懈。基于肺康复的延续性护理引导病人正确排痰,呼吸并辅以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提高病人肺部功能;同时这种护理模式强调了家属参与,家属共同参与能减轻病人的抵触情绪、利于护理服务正常开展,并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控制等措施来减少该病复发风险[5]。通过微信平台还可以让病人和家属在第一时间接受专业指导,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化解病人心中的疑虑,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病人肺康复锻炼依从性提高,引导病人家属参与病人肺康复管理,保障病人康复保健计划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基于肺康复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 COPD 患者的肺康复知信行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艺璞,吴小玲.以肺康复为核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05):698-700.
[2]王艳军,孟广平,曲丹华,韩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诊治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02):415-420.
[3]李悦华.肺康复训练与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22,30(12):154-157
[4]莫新霞,毛燕君,何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22,22(12):60-64.
[5]康云,刘昱昕,罗雪梅,李佳.肺康复训练联合延续性护理模式在 COPD 缓解期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22):3919-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