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研究
傅林林
身份证号 37032219781006623X
引言
在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中,路桥工程占重要地位,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及出行便捷度,且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路桥工程的不同施工环节,各类质量通病时有发生,不但会影响工程的使用年限及安全性,还会大幅增加维修与改造成本。为有效预防与妥善处理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需对质量通病进行深入研究。
1 路桥工程特点
路桥工程具有综合性、变动性及高技术性等特点。首先,路桥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项目,涵盖多个维度,且施工周期长、施工挑战大。其次,路桥工程具有较高的变动性,施工流程易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与限制,因此要求施工人员严密监控施工现场的环境与条件,以灵活应对各种变化。最后,路桥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品质与施工效率。
2 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处理方式
2.1 裂缝问题
裂缝是路桥工程施工中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及美观性均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常见原因包括温度应力过大、振捣不充分及预应力不合理等。第一,在路桥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温度波动的情况,导致材料产生热胀冷缩效应,混凝土结构内部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当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承受极限时,便会产生裂缝。在自然环境中,昼夜温差及季节更替所带来的温度变化,均可能使混凝土结构产生热胀冷缩效应,进而引发裂缝。第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充分振捣操作是确保浇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振捣的主要目的在于彻底排出混凝土内部的气泡,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如果混凝土振捣操作不当或未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开展,混凝土内部可能残留大量空隙,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易产生裂缝。第三,在桥梁结构施工中,预应力钢筋的张拉与锚固发挥着重要作用。预应力施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会导致结构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这种应力失衡会在结构内部积聚能量,当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以裂缝的形式释放出来,严重危害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于裂缝问题的处理,需要综合考量相关因素,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第一,对于温度应力因素,需要在施工中采用高质量水泥,以减少应力的产生。相较于普通水泥,高质量水泥的水化热效应较低,因此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也相对较小,有利于控制裂缝问题。同时,拆模过早或过晚都可能造成结构内外温差过大,合理选择拆模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度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热胀冷缩效应的发生率,进而减少裂缝问题。第二,对于振捣操作引发的裂缝问题,需要从振捣频率及振捣次数方面入手,加大控制力度。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通过合适的振捣频率与足够的振捣次数,使混凝土中的各成分充分混合均匀,并有效排出内部气泡,使混凝土结构更为致密紧实,从根源上避免混凝土内部不均匀引发的裂缝问题。第三,针对预应力产生的影响,必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开始前进行预应力计算,确定准确的预应力值,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加的预应力满足工程实际需求,有效预防预应力不达标导致的结构内部应力不均,避免裂缝的产生。
2.2 钢筋锈蚀问题
路桥工程中一旦出现钢筋锈蚀问题,会降低桥梁的稳定性、缩短桥梁使用寿命。钢筋产生锈蚀后,通常会表现出以下状态:钢筋表面出现红色锈斑;钢筋直径持续减小,进而削弱其承载能力,进而影响结构的负荷承受能力;钢筋与混凝土材料无法充分黏结,导致混凝土结构稳定性下降。引发钢筋锈蚀问题的因素较多,常见的有材料因素、环境因素及施工操作因素等。对于钢筋锈蚀问题的处理,需要综合分析相关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第一,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合理设计施工流程,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所有施工操作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第二,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环境清洁、干燥,避免钢筋直接接触潮湿环境及腐蚀性物质。第三,对钢筋进行防锈、防腐处理,为钢筋设置防护层,有效地将其与外界环境隔离,降低外界环境对钢筋的影响,降低钢筋锈蚀问题的发生率,有效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2.3 路面问题
路桥工程中常见的路面问题包括裂缝、坑槽及松散等病害。在这些路面问题中,裂缝问题最常见,也是对路面使用寿命影响最大的病害。沥青路面问题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温度的反复变化,导致路面材料不断承受应力变化,可能引发裂缝等病害。车辆荷载则会对路面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尤其是重型车辆的频繁行驶,会进一步损坏路面。施工材料的质量也是影响路面问题的主要因素,如果材料性能不佳或不符合标准,会导致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坑槽、松散等病害。对于路面问题的处理,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施工开始前,需衡量温度变换及车辆行驶对路面的影响,使用与工程实际需求匹配的沥青材料,并保证路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高路面耐久性,使路面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与繁重的交通压力之下,依然维持良好的使用性能。第二,建立完善的定期巡检与维护机制,及时察觉并解决路面问题,将病害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实现路桥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实现有效控制维护成本。第三,优化路面施工方案,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以获得更高的路面稳定性。
3 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策略
首先,需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督与管理。为此,应委派专门的技术管理团队对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项技术操作都严格遵循既定的施工规范与标准。对于发现的技术偏差或不当操作,应立即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形成有效的技术监督机制。其次,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施工团队应定期组织技术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或资深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此外,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确保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再次,在路桥工程开展过程中,施工图纸的审核至关重要。施工团队应设立专门的图纸审核机构,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图纸符合工程实际需求,且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既定的标准与要求。对于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合理之处,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最后,为进一步提升现场技术管理水平,施工团队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建立技术交流平台,鼓励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与分享,形成良好的技术学习氛围。
结束语
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质量通病预防策略,以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打造坚实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交通运输安全顺畅,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谷秋志.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石河子科技,2023(6):64-65.
[2]杨石磊.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J].交通世界(上旬刊),2020(3):128-129.
[3]赵钱.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2):63-67.
[4]王双庆,胡家峰.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