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策略探究
曹娟 谢君 沈梦麟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各个领域都开始推广并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水利工程的规模持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为了保障工程建设水平,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成效,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顺利有序。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把控技术应用要点,为建筑工程的高效施工打下基础。下文笔者将对信息化技术的概述与价值进行阐述,并提出信息化技术助力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希望可以在笔者的探究下,有效地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建议。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与难点
首先,水利工程施工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其次,该行业涉及学科众多,不仅需要工程学、水文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这要求项目团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协调能力。然而,目前行业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依然突出,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为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带来了挑战。最后,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非常复杂,由于工程周期长、规模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成本控制难度高,需要精细的预算编制和严格的成本监控,以避免超支现象的发生。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还面临多方面挑战,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来提升整体水平。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
2.1CAD 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CAD 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势在于精确的设计图纸和高效的工程管理。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 CAD 技术可以通过三维建模直观展现水利工程的全貌,帮助工程师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点。同时利用该项技术还能够模拟水流动态,预测水利工程运行后的实际效果,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CAD 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工程量的准确计算上,例如通过软件可以快速计算出土方、混凝土等材料的准确用量,控制工程成本和材料采购,利用 CAD 软件中的错误检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的潜在错误,避免错误转化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通过 CAD 系统集成的资源管理工具,工程管理者能够对人力、机械、材料等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和优化,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在后期的维护阶段,CAD 技术所生成的详细施工图纸和资料也能为工程的维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
2.2 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水利工程运管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和预测系统行为的方法。目前,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而大幅提升了模拟和预测的精准化水平。水利工程施工环节较多,可能遇到各种未知和突发的问题,进而影响施工效率与质量。基于此,管理人员应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农田水利工程运管,进而实现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施工过程的精准控制。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前,管理人员可以应用遥感技术、数据资源整合技术、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获取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和具体施工参数,并将参数数字化后录入模拟软件,进而对其进行仿真计算,构建一个与实际施工过程相对应的虚拟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实际水利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围绕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与解决措施。
2.3 无人机遥感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无人机遥感技术被用于高效地表监测和施工进度跟踪,可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现场数据。例如,无人机可快速进行地形测绘,生成高精度的地形图,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可监测施工现场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湿度等环境变化情况,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及时调整施工策略;可定期拍摄施工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自动生成施工进度报告,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可用于施工质量的空中检查,能快速有效地发现土方填筑不均匀、管道铺设不规范等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质量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对策
3.1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第一个方面是通信网络系统的相关设施完善,因为通信网络系统是信息传递的通道,确保施工现场与管理中心之间的实时通讯和数据传输。而想要完善这一基础设施,就需要建设稳定、高速的有线和无线网络环境,支持大数据传输和远程操控,并且引入 5G、Wi-Fi6 等新一代通信技术,提升通信速度和可靠性。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多网融合机制,确保不同设备、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和通讯顺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可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精准进行。第二个方面是完善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负责实时、准确地收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针对这一方面的完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先从部署各类传感器入手,如温度、湿度、压力、位移等传感器,覆盖施工关键部位,实现环境参数和施工状态的实时监测。并且可以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大范围施工区域进行高空拍摄和监测,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以上的方式来完善基础设备,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的提高,对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减少信息安全问题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安全的加强,首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详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通过制度化管理,规范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有效避免信息安全问题,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顺利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关乎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来设计对策,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真实效用。
参考文献
[1] 滕修仕.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思考[J].科学与财富,2023(33):13-15.
[2] 王锋.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水电水利,2022,6(9):55-57.
[3] 王济蒙.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施工中的运用[J].房地产导刊,2023(6): 66-67+70 .
[4]郭耀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01):112-114.
[5]余健.信息化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3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