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浅析及改进措施
谢君 沈梦麟 曹娟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水利工程不仅为城乡居民和工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水源,还可起到防洪抗旱、保护农田和城市的作用。然而,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重型机械设备的起吊、攀爬作业、爆破拆除等风险系数较高的环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管理,则会埋下安全隐患,不仅延误工期,还会危及人身安全。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平稳运行,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1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包括长周期、复杂性和多专业协作,水利工程通常涉及大规模的土方工程、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等多种工序,施工周期较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这对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水利工程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技术复杂性、环境复杂性和管理复杂性。技术上,水利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水文学、地质学、结构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可能涉及河道改造、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再加上工程项目规模大,涉及的工作面广,管理难度高。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施工团队在规划和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潜在风险,灵活调整施工策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并且水利工程施工需要多专业协作,包括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水利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等多种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这些特点决定了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和质量控制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的质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然而当前存在多方面问题亟待解决。政府监管力度的不足导致部分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环节流于形式,未能严格把关质量标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质量检查体系存在漏洞,难以全面覆盖施工全过程。同时,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质量意识普遍淡薄,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意识和技能。更为严重的是,部分项目在设计施工阶段即存在不合理之处,如设计缺陷、材料选用不当等,这些潜在的质量隐患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2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对现场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管理经验缺失,不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给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带来较大影响。
2.3 施工工艺的不规范
施工工艺的不规范同样对工程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或降低成本,忽视施工规范,采用简化工序或替代性工艺,直接导致工程的实际质量与设计要求不符。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操作过程中的疏忽或失误,也会进一步放大施工质量风险。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改进对策
3.1 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
确立细致的岗位职责,使项目经理深刻理解其管理职能,进而对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规范,保障人员、技术、成本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均达到预定的标准和水平,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持续发展。再者,制定清晰的质量管理职责体系,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并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动态监控,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评审规范,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运行,满足社会需求。
3.2 规范施工技术应用
(1)建立技术标准体系。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工作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对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予以明确。施工单位必须在相关技术标准下规范施工,提高施工质量。(2)加强质量控制。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构建质量检测制度,严格控制好施工的材料及工艺,对相关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质量。(3)强化监督检查。严格监督检查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构建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检查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及时纠正遇到的问题,保证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
3.3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诚信经营理念,加强自身诚信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监管部门应对原材料进行核查校验,详细记录检验数据,鉴定为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对于施工工艺不规范问题,一方面应对参与施工项目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规范工艺流程,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单元工程的质量检验,发现不合格,需按合同要求执行或返工重做,再经重新检验后方可开展后续施工。
3.4 提升技术水平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提升整体施工效能与质量的关键。首先,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设备,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与风险,从而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先进设备不仅能够加快工程进度,还能在复杂施工环境中展现其独特优势,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加强技术创新,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研究,鼓励技术人员与施工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技术研究与项目施工同步进行,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瓶颈;此外,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引进和培养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施工团队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全面提升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与技术水平。
3.5 引入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持,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成为可能。BIM 技术通过三维数字模型,将工程的各个细节精确地展现在计算机上,使工程师能够进行全方位的虚拟施工和检测,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而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QMS)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管理和流程控制的效率,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使项目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和质量状况,快速做出调整决策,防止质量问题的累积和扩大。信息化管理工具还包括现场管理的移动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允许施工人员随时随地记录和报告质量问题,上传现场照片和视频,确保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质量管理工作从传统的手工记录和纸质文件管理转变为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错误的风险。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宋鹏元,陈吉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0):205-207.
[2]周舒畅.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J].水上安全,2024,(08):28-30.
[3]杨彩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改进措施[J].水上安全,2024,(08):146-148.
[4]张平波,闫超龙.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尚品,2015(7):9-10.
[5]阿不都外力.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