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

干亮

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形势下,绿色发展观念已全面渗透于建筑业的各个领域。绿色建筑旨在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降低污染,依托高科技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确保建筑在生命周期内的可持续性。尽管如此,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仍面临众多挑战,例如管理观念落后、技术标准不统一和监管体系不健全,这影响了绿色建筑效果的实现。为此,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加强全过程的监管与控制,是提升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本文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和执行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一、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

(一)明确科学的管理目标体系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目标体系应充分反映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并包括资源节约、环境维护、质量安全以及综合效益等多个层面。在资源节约层面,需确立明确的节能、节水、节材目标,例如建筑节能标准需达到 65% 以上,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不得低于 30% ,建筑废弃物回收率需超过 50% ;在环境维护层面,需确立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音、污水排放的控制标准,确保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环保规定;在质量安全层面,应将绿色建筑的质量标准与常规建筑的质量要求相融合,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及功能性;在综合效益层面,需平衡短期成本与长远收益,追求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二)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故需构建一个多层级、跨部门的组织结构。应组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领导团队,由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单位的负责人构成,主要负责统一决策和资源分配的关键事务;同时,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专注于日常的管理工作,如推广绿色技术、过程监管和数据分析等;需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权限,业主负责总体协调,设计方负责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方执行绿色施工措施,监理方监管实施状况,运营方负责后续的绿色运维。

(三)优化全过程管理流程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流程应贯穿建筑从规划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阶段。在决策阶段,进行绿色建筑的可行性评估,评估项目的环境效应,并制定实施绿色建筑的战略;在设计阶段,推广绿色设计思想,运用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技巧,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对绿色建筑方案进行优化和经济性分析;施工阶段,执行绿色施工策略,强化施工现场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广绿色施工技术,例如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运营阶段,建立绿色运营体系,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质量进行持续监控,进行节能改造和保养,提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能。

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构成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执行的基石。政府需加快制定和更新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界定管理责任的主体、具体要求和处罚条款,确保绿色建筑管理遵循法治原则;同时,要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价准则和技术规范,确保评价标准与管理流程相匹配,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应构建地区差异化的标准体系,根据各地气候特征、资源状况和经济状况,制定适合本地的绿色建筑管理规范,促进绿色建筑

管理的地域适应性。

(二)加强管理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人才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的核心要素,应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绿色建筑管理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高校专业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既掌握建筑工程管理知识,又熟悉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绿色建筑管理专家,组建专业咨询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服务;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其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执行绿色管理措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建立多元化的监督考核机制

为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监督考核机制扮演着关键角色。应构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企业自我评估的多维监督框架,政府部门需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定期执行专项执法检查;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管理成效进行客观评估,以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并推动公众参与监督,通过设置举报途径和公开环境信息,营造全民监督的积极氛围。此外,应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将绿色建筑管理的达成情况纳入企业绩效评估,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对未达标者实施责任追究。

(四)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深度融合成为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搭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平台,整合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阶段的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建筑能耗、资源利用等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实现对施工现场和建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问题;发展智慧运维系统,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节能调节,提高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结语

构建并落实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促进建筑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策略。通过设定清晰的管理目标、优化组织结构、改进管理流程以及加强技术支持,可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管理系统,保障绿色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需齐心协力,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强化人才培养、改进监督评价机制以及促进信息技术整合,确保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随着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和广泛应用,有望显著增强建筑工程的绿色特性与整体效益,对达成“双碳”目标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潘峰. 绿色建筑项目管理应用研究[D]. 管理学院, 2011.2. 张大伟.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32): 140.3. 高朋钊, 刘中文, 王景平.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 32(12).4. 宋义仲, 程海涛, 崔洪涛等.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S].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5. 王成, 刘章, 张辰田等. 雄安新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标准[S].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局,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