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模精神传承的《创意立体裁剪》“金课”建设与实践
刘怡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显紧迫。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 2024 年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提出打造“五金”。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以教学关键要素“小切口”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大改革”。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劳模精神的传承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系统设计并建设实施以传承劳模精神为内核的职业教育“金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打下基础。
1.劳模精神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剖析
“劳动模范”一词最早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生产竞赛活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承下来。劳动模范是优秀劳动精神的实践展现,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代表的统称。劳模精神反映“劳动模范在生产实践中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弘扬劳模精神强调用劳模的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新时代劳模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实践中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根植于广大劳动模范群体,蕴含深刻的思想要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同志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新时代劳模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深化提升,工匠精神既是劳模精神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劳模精神当代品格的核心体现,充分凸显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技能报国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导向”。
2.“金课”建设与实践的趋势分析未来职业教育“金课”的研究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一是高职院校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金课”建设作为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关键途径,通过“金课”团队建设、教学设计和育人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金课”目标要形成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有机统一,突出教学目标的高阶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学过程的新颖性、考核评价的关键性。
三是“金课”应着重凸显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共同体”,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创意立体裁剪》“金课”建设
(1)紧扣“三色”,建设“金课”劳模团队
一是提升教师思想素质与教育情怀,稳固“金课”底色。将劳模精神传承融入《创意立体裁剪》课程团队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培养,在教学中教师用理想牵动理想,用素养激发素养,将情怀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视野胸襟,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敬业专注的工匠精神,激起学生共鸣。引导“金课”方向和价值,稳固职教“金课”的底色。
二是强化教师资源整合和施教能力,夯实“金课”本色。强化《创意立体裁剪》课程教师具备良好的资源运用能力,结合新技术、新标准自主开发或与企业合作研发教学软件和教具,推动教学贴近生产,使职教“金课”的特色更加鲜明。提升《创意立体裁剪》课程教师具备过硬的表达和示教能力,高超的技术水平,良好的职业素养,教态优雅,亲和力强。通过强化教师的资源整合和施教能力,传递知识、技能、素养,夯实职教“金课”的本色。
三是打造名师引领专兼结合的团队,凸显“金课”亮色。建设名师引领、专兼结合、跨界合作、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特别是企业导师直接参与教学是“金课”教师团队建设的核心亮点。通过建设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教学名师、楚怡教学名师、援疆优秀教师等名师大师引领的《创意立体裁剪》课程劳模团队,凸显“金课”亮色。
2.围绕“三度”,优化“金课”教学设计
一是教学内容符合标准和岗位要求,彰显“金课”的宽度。《创意立体裁剪》必须符合标准,具体包括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顶岗实习标准、职业素养标准、技能考核标准(含 1+X 等级制度)与技能竞赛标准等,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创意立体裁剪》“金课”充分结合岗位,通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养学生高超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是紧跟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势,彰显“金课”广度。《创意立体裁剪》结合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依法治国、扶贫脱贫、安全生产等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开展项目任务重构。这些热点问题带入性强,被广泛关注,能够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是全面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突显“金课”高度。“金课”的课程思政要突出高水平的育人效果,强调有效的落地无声,扎实有效。《创意立体裁剪》以工匠精神、文化传承、家国情怀、劳动态度、革命精神为载体落实课程思政。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体验,使思政元素从做中悟,由心而生,转化为行。
3.聚焦“三点”,改革“金课”教学实施
一是模式创新和方法改革,打造“金课”的闪光点。将脚踏实地的劳模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学生成长标准和精神坐标,融入《创意立体裁剪》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劳模精神”主题研讨、实训过程引导、技能训练强化等教学活动开展,教师带领学生真做实练,攻坚克难,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劳模精神的实践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劳模精神,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能力和思想素质。
二是思想引领和能力本位,压实“金课”的落脚点。挖掘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编写与劳模精神相关的教材、案例集等,围绕“劳模精神”的课程思政主线,开发汇聚全国劳模、制版大师的成长经历等的数字化立体教学资源,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激发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热情,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引入 AI 智能设计、3D 虚拟仿真等新技术与《创意立体裁剪》教学内容融合,突出“大爱之心”思政教育和“大美之艺”技能培养的融合,使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岗位要求、行业标准、竞赛规程对接,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岗位发展能力。
三是精准施教和评价改革,构建“金课”的生长点。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从思想性、艺术性、时尚性、技术性、实用性等维度进行作品全面考核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利用线上课程平台,实时记录学生在思想及素质表现、操作规范、线上学习、线下实训等表现,采集学生学习信息,开展全过程考核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比较学前诊断评价和学后结果评价,分析评价学生学习增值表现情况,探索增值评价。组建学生、教师、企业专家等多元构成的评价主体,实施“多元多维”全方位全过程考核评价。
5.结语
发挥劳模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引导作用,融劳模精神于《创意立体裁剪》课程团队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通过传承劳模精神的“金课”建设与育人实施,助力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培育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陈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N].人民日报,2022-04-27(9).
[2]王杨.“双高”背景下高职“金课”建设的推进策略[J].学周刊,2025,(19): 70-73.
基金项目: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基于劳模精神传承的《创意立体裁剪》“金课”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QGJY202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