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作者

许童童

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绥化市 151700

引言

药品是关乎民生的特殊商品,其安全质量直接影响到公众健康与公共安全。随着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对药品质量的要求越发严格。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全球认可的药品生产管理标准,通过全面规范药品生产流程,确保药品质量。我国自实施GMP 以来,持续优化制度体系,加强执行力度,对提高药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如此,GMP 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其实际效果需要进一步全面评估。研究GMP 实施效果,对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优化管理策略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医药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GMP 实施的积极成效

(一)药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严格遵循GMP 要求推动药品生产企业提升了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和成品检验等各阶段的质量管理。企业构建了健全的质量保障系统,加强了药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显著降低了因生产不规范引起的药品质量问题。近期,我国药品抽检合格率持续高位,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减少,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GMP 在提高药品质量中的正面影响。此外,药品质量的稳定性也有所提升,为临床用药的可靠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生产管理规范化程度提高

GMP 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生产管理文件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操作规范,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生产车间的洁净度控制、设备的维护保养、物料的追溯管理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规范化的生产管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GMP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执行力度不足

尽管 GMP 有明确的要求,但仍有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 GMP 的相关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简化流程、违规操作等现象。部分企业虽然通过了 GMP 认证,但在日常生产中未能持续保持认证时的管理水平,存在认证后放松管理的问题。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完全满足 GMP 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敷衍应付的情况,影响了 GMP 整体实施效果的发挥。

(二)监管协同机制不够完善

GMP 的顺利执行依赖于监管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但当前各主体间的协作机制尚不健全。监管机构在监管工作中面临信息交流迟缓、标准不一等问题,影响了监管效能。各地监管力度不均,可能导致监管空白,给企业违规操作留下空间。行业协会在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和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作用未充分显现。各方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这对GMP 监管的整体成效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技术支撑体系相对薄弱

GMP 的实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包括先进的检测技术、信息化管理手段等。但目前我国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技术支撑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企业的检测设备相对落后,检测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对药品质量的精准控制要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追溯不够及时准确,影响了对生产过程的有效监控。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应用方面相对滞后,对一些新型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制约了 GMP 实施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三、完善 GMP 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企业是 GMP 实施的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 GMP 实施的重要性,将质量第一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加大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

(二)健全监管协同机制

提升监管机构间的协作,打造集成的监管信息交流平台,促进监管信息的流通与对接。确立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执法标准,以消除监管不统一的现象。增强跨区域监管合作,形成综合监管力量,填补监管空白。充分运用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促进行业自我管理,构建完善行业规则与标准。加强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企业间的沟通,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和需求,增强监管的精确度和实效。定期执行GMP 实施的全面检查和突击检查,加大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持续的监管模式。

(三)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加大对药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先进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应用。推动企业更新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确保药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广应用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追溯,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指导,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提升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实施 GMP 的能力。

结语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执行对于确保药品安全、推动医药行业良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在提高药品品质、规范生产流程、加强风险预防和提升行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尽管如此,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企业落实力度不够、监管协作不足、技术支持不强等问题。通过加强企业责任、完善监管协作体系、强化技术支持及人才培养,可以增强 GMP 的实施效果。展望未来,随着医药行业的进步和监管体系的优化,GMP 将在保障药品安全、促进医药行业高品质发展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为公众的健康福祉提供稳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晓红, 李晓东, 张晓丽.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11): 138-140.

2. 王明, 刘丽娟, 张宏伟.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评价[J]. 药品评价与研究, 2019, 12(6): 45-47.

3. 孙丽华, 魏巍, 刘洋. GMP 实施对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2): 76-78.

4. 张建平, 刘芳, 黄琼.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效果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1): 95-96.

5. 郭伟, 李婷婷, 陈慧敏.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对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能力的影响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36): 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