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如何通过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乐

阿拉善左旗第一幼儿园 750306

一、引言

幼儿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以其生动有趣的故事、色彩鲜艳的画面和简单易懂的文字,深受幼儿喜爱。近年来,绘本阅读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绘本阅读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二、绘本阅读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

(一)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且易于理解。绘本通过丰富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相结合,将抽象的情感和道理具象化,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例如,绘本《小兔子生气了》以生动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描绘了小兔子生气时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气的情绪,从而更好地理解情绪的概念。

(二)蕴含丰富心理资源

绘本蕴含着丰富的儿童心理资源,包括情绪认知、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抗逆力等方面的内容。许多绘本故事都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展开,如害怕、生气、悲伤等,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绘本中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也为幼儿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激发情感共鸣

绘本中的故事往往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当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的角色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例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温馨的对话和互动,让幼儿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三、绘本阅读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情绪认知和表达

绘本为幼儿提供了认识和表达情绪的机会。通过阅读绘本,幼儿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情绪表现和产生原因,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将情绪比喻成不同颜色的小怪兽,帮助幼儿认识快乐、悲伤、愤怒、害怕等基本情绪,并引导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情绪。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小怪兽的颜色和表情,理解各种情绪的特征,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同时,绘本中的角色也会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为幼儿提供了表达情绪的示范,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哭闹、发脾气等不当方式发泄情绪。

(二)增强自我认知

绘本阅读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许多绘本故事以幼儿为主角,展现了幼儿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让幼儿在阅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例如,绘本《我喜欢自己》通过小猪的自我介绍,让幼儿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要学会欣赏自己、喜欢自己。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会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此外,绘本中的角色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为幼儿树立了榜样,让幼儿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三)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绘本中的故事常常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的机会。通过阅读绘本,幼儿可以了解到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分享、合作、解决冲突等。例如,绘本《小猪佩奇》系列通过小猪佩奇一家和朋友们的生活故事,展现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友好互助的友谊,让幼儿学会了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分享等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会观察角色的行为和语言,模仿角色的交往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通过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绘本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绘本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选择画面简单、文字简短、情节简单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大卫不可以》等;对于中班幼儿,可以选择情节稍微复杂、蕴含一定道理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对于大班幼儿,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能够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的绘本,如《小王子》《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同时,教师还应关注绘本的主题和内容,选择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绘本,如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抗逆力培养等方面的绘本。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绘本阅读的效果。例如,可以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绘本绘画、讨论分享等方法,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深入体验绘本中的情感和道理。在讲故事时,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幼儿可以扮演绘本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绘本绘画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意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讨论分享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加强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绘本阅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亲子阅读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绘本阅读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选择适宜的绘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建立家园共育平台,及时分享幼儿在园的绘本阅读情况和心理发展状况,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结论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选择适宜的绘本、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家园合作等策略,可以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优势,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情绪、增强自我认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提升抗逆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应进一步重视绘本阅读的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绘本阅读的方法和模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毅芳. 多彩绘本 幸福人生——运用绘本阅读途径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实践探究[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7): 162-164.

[2]张琴琴. 绘本阅读中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 山东教育, 2023(10): 30-32.

[3]陈肖依. 精彩阅读 幸福人生——运用阅读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实践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18(11): 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