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陈程程
宁都技师学院 342800
引言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职语文是中职学校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学科,不仅有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任务,还负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任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的要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都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本文以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为核心素养导向探索有效教学路径,以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融合的重要性
1.1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中职语文教学通过培育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参与等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相关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人。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使学生树理想、明大德,做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学习某篇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社会洞察能力和责任感,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1.2 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中职语文课程是综合性的技能培养课程,通过培育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核心素养为载体的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项目式学习,进行校园文化生活的调查与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不仅提升了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在对校园文化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分析中提升了创新与合作能力,增强了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了知识、能力和价值的融合。
1.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通过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的融合,中职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获得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文化修养等多种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未来就业创业时,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学生更容易适应岗位,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在企业面试时,思想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好,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合作共事的学生越受用人单位欢迎。而这些能力与素质正是中职语文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融合教学要达成的目标。
2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2.1 提升学校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程对中职生综合素能培养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体制,适当增加语文课程的课时。通过各类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能的重要作用,从而为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如举行语文课程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所取得的各种成绩和成果,如作文、朗诵比赛等比赛所取得的好成绩,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语文课程所取得的成绩和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有关部门要认真选择和选取语文教材,注意及时更新语文教材,加强语文教材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语文教材中要选取一些传统文学、艺术、人文精神等课文内容,可适当选取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课文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信念及就业目标等。例如,在选取新人新事《敬业与乐业》这课时,可选取当前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敬业榜样,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职业观的引导。
2.2 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
要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要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意识,并贯穿于中职语文教学之中。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课程思政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相融合,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同时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比如,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中表达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热情,将古诗词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以提高育人效果。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用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课程思政的融入要自然顺畅、顺势而为,切不可生硬。比如,在一些充满人生励志意义的课文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保持乐观的态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课程思政教育任务。
2.3 丰富语文教学手段
适时开展时事政治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可以结合当下社会上关于孝敬父母的时事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应该树立怎样的家庭观,如何孝敬父母;在教学《宇宙的边疆》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了解的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学生明白科技也是力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适当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从零开始,从弱到强,让学生增强爱国热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升华主题,让学生为国争光,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而努力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丰富阅读形式,让学生在名著和古诗文的阅读中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名著的阅读,自主阅读四大名著,感受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坚定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在教学《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古诗词时,可以组织一次古诗词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赏析,从而让学生明白古人的智慧,明白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
结束语
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课程思政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再接再厉,不断探索,不断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潘洪建.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知识维度的划分及教学应对[J].教学与管理,2024,(27):72-76.
[2]李淑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路径——评《语文,让精神更明亮》[J].语文建设,2023,(07):I0004-I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