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钱晓娟

阿拉善左旗第一幼儿园 750306

引言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一时期的 社会性发展水平将对其未来的人格发展、社会交往以及社会行为等 产生重要影响。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动手 能力,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与幼 儿园教师以及同伴的互动,有助于其学会换位思考、与人合作、遵守 规则,从而促进其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获得积极的社会情感和正 确的社会认知。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 实施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深入研究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阐释

1.1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涵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就是让在幼儿园里通过幼儿亲身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学习劳动技能,懂得劳动情感,确立劳动观点的一种教育活动。不仅包括幼儿自我服务劳动,如穿衣、洗手、收发玩具,还包括班级劳动,如打扫教室卫生、浇花、施肥等,还有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种植、养殖等。幼儿园劳动教育应寓于幼儿亲自劳动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劳动的乐趣,逐步形成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1.2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维度

幼儿的社会性包括三个领域:一是幼儿对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社会规则等的认识和理解,即幼儿的社会认知;二是幼儿的归属感、自尊心、同情心等主观体验,即幼儿的社会情感;三是幼儿的合作、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以及遵守规则、自我控制等行为表现,即幼儿的社会行为。幼儿的社会性是一个逐步由自我为中心转向考虑他人、适应社会的过程,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有助于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

2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机制

2.1 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认识不同的劳动、劳动人物,从而了解各行各业的特点及职业与职业之间的联系,扩大幼儿对社会的认知。例如,大班角色游戏活动《餐厅》中,幼儿分别扮演厨师、服务员、收银员等角色,参与餐厅从进货、点菜、结账等一系 列的劳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及职业与职业之间的联系,扩展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又会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2.2 劳动教育激发幼儿积极的社会情感

当幼儿亲身参与劳动,并且劳动成果符合要求时,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也会使幼儿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提升幼儿的自尊心。例如,幼儿进行种植活动,种植、浇水、施肥、除草,最后获得成功,收获自己种植的果实。当幼儿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健康成长,甚至收获果实时,会感到非常开心,也会为自己而自豪,感到自己是非常有能力的。在集体劳动中,幼儿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互相帮助、互相分享,会形成一种集体荣誉感,幼儿会更加喜欢这个集体,这样幼儿的积极的社会情感就会得到发展。

2.3 劳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

幼儿通过劳动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分享。在班级大扫除活动中,老师给每组幼儿分任务,擦地的擦地,扫桌子的扫桌子,拿图书的拿图书。但是每项任务都要明确每组幼儿的分工,要相互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幼儿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要求,协商自己的行动,合作完成任务,分享集体劳动成果。

3 优化幼儿园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3.1 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与形式

幼儿园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除了开展幼儿自我服务劳动、班级劳动外,还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一些与幼儿社会生活劳动经验相联系的活动,如参观工厂、农场,认识各种职业劳动过程等;开展社区劳动,将幼儿引进社区,为社区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采用游戏化方法,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幼儿喜爱的趣味游戏活动中,如角色游戏:“我是小小建筑师”“超市收银员”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增强劳动意识和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3.2 加强教师指导与引导

劳动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劳动教育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指导幼儿劳动教育的能力。在幼儿劳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适时地给予幼儿及时、有效的指导。当幼儿在劳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引导幼儿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赞扬、鼓励等方式强化幼儿的良性行为,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3.3 促进家园合作与共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有着密切的配合是幼儿劳动教育不能少的重要保证。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家长的劳动观念,注重培养幼儿劳动习惯。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为幼儿在家提供劳动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打扫房间等。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幼儿做好劳动的榜样,和幼儿共同分享劳动的经验和快乐,形成家园联系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结束语

园内劳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多方面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获得多方面的充分发展,这将为幼儿今后的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加强家园联系,发挥劳动教育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独特而重要的价值,让幼儿在劳动中快乐成长,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综合素质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邹益萍.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其开展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17):82-84.

[2]李琳,李孜佳,范洁琼,等.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儿童发展增值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21,(0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