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敏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教育局教研室 050300
语言表达,是幼儿成长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如同幼儿心灵的窗户,让他们能够清晰地传递想法、表达情感。这一能力不仅关乎幼儿日常交流的顺畅与否,更对其未来的全面发展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助力幼儿在学习上更好地理解知识、阐述观点,在社交中赢得友谊、建立自信。
一、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一)促进思维发展的根本需求
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对于幼儿而言,语言是他们探索世界、认知万物的重要工具。借助语言,幼儿逐步开启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之旅,尝试用稚嫩的言语去描述所见所闻,表达内心对世界独特的认知与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构建和完善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而言意义非凡。当幼儿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时,他们能够清晰、精准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无论是日常的交流互动,还是对事物的分析判断,都能更顺畅地表达内心所想。这种能力的提升,如同为幼儿思维的成长插上了翅膀,助力他们突破思维的局限,促使思维朝着更深层次、更广阔的维度不断拓展。在不断地表达与交流中,幼儿能够接触到更多元的观点和想法,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维体系。
(二)提高沟通能力的基础手段
语言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基石般的重要地位,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在幼儿园这个充满活力的小社会里,那些表达能力精准无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的幼儿,往往能如鱼得水般轻松地与教师、小伙伴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互动关系。他们可以清晰流畅地向老师说出自己的需求,无论是身体上的不适,还是学习上的困惑;也能生动有趣地和伙伴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发现,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且,以语言为桥梁的沟通,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大门。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学会倾听,从他人的话语中捕捉信息,感受不同的情绪和想法。同时,也能更加自信、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让对方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
(三)增强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幼儿若能准确且流利地诉说自身观点与想法,这对他们自信心的塑造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成长过程中,当幼儿可以清晰无误地将内心所想表达出来,并且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回应时,他们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自信。这种自信就像一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坚信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带着这份自信,幼儿在其他领域也会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他们不再害怕面对未知的挑战,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尝试新事物,在学习中敢于提出疑问,在游戏中勇于创新玩法。这种勇于探索和学习的精神,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交流佳境,点燃表达热情
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进程中,教师需首要打造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激发幼儿表达的浓厚兴趣,让他们积极投身互动,为能力提升筑牢根基。
每日晨间迎接幼儿入园时,教师主动热情打招呼,抛出“早餐吃了啥”“谁送你来的”等贴近生活的问题,在温馨交流中锻炼幼儿理解与表达能力。进入教室后,围绕“食物”“天气”“节日”“心情”等日常话题继续交流,这些熟悉的话题能迅速激活幼儿的表达欲,促使他们主动与教师、同伴互动,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礼貌回应的好习惯,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教室环境创设同样关键。教师用色彩明艳、图案活泼的海报装饰墙面,吸引幼儿目光,引导他们与同伴交流海报里的卡通形象、缤纷色彩。教师及时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给予积极反馈,如“你的想法太独特啦,老师都没想到,真聪明!”在激励下,幼儿逐渐克服害羞、胆怯,勇敢分享内心想法。此外,教师可在教室设展示区,陈列幼儿绘画、手工作品,鼓励他们在自由活动时向同伴介绍,或上台分享,在展示与交流中,幼儿的交际和表达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二)借助生活资源实施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借助生活资源开展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绝佳途径。生活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语言宝库,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无尽的素材。教师可以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常见场景,精心设计模拟游戏,引领幼儿凭借生活经验展开互动,在模仿与实践中提升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比如开展“厨房小帮手”游戏,教师提前备好锅碗瓢盆、瓜果蔬菜等物品。游戏中,幼儿化身“厨师”,自主挑选可能用到的材料,并用完整的语句介绍,像“我要选几个水灵灵的西红柿和几个圆滚滚的鸡蛋,给客人做西红柿炒鸡蛋”。接着,其他幼儿依照“我要挑选……,给客人做……”的句式进行口语练习。在这样的游戏情境里,幼儿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为了完成角色任务,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认知和词汇储备,努力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这不仅让他们的词汇量日益丰富,语言表达更加流畅自然,还能在互动交流中积累宝贵的生活经验。
(三)巧用绘本资源,锻造幼儿语言输出强能力
绘本,堪称幼儿园培养幼儿语言输出能力的宝藏资源。它内容丰富多元、色彩绚丽夺目、图画生动逼真,能瞬间吸引幼儿的目光,激发他们主动输出观点的热情。教师可借助绘本情节,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翅膀,构建情节间的紧密联系,鼓励他们输出丰富联想,并清晰阐述如此思考的缘由,以此强化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逐步达到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境界。
以《石头小猪不服输》为例,绘本中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猪被石头砸中变成石头小猪,勇敢面对龙卷风与闪电,最终却输给小石头的故事充满趣味。其生动形象的图画、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大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时,幼儿先仔细观察图画,提炼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元素,像描述绘本第一页小猪站在分岔路口,毅然走向危险一侧的场景。幼儿自主提炼内容后,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助力他们理解绘本。比如提出“危险是什么?小猪遭遇了哪些危险?它是如何变成石头小猪的?最后石头小猪滚下坡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幼儿将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融入个人想法。接着,让幼儿抛开绘本辅助文字,结合自身理解阐述观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经历直观表达、理解性表达、创意性表达的过程,将观察、分析、总结的信息和知识经过理解、加工后输出。教师能借此更细致地了解幼儿的观察、理解、分析能力,有效锻炼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结语
幼儿教学中教师需高度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充分考量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与兴趣偏好,精心策划多样化的表达活动。比如开展故事创编、情景对话、实物描述等趣味活动,鼓励幼儿用童言童语描绘身边事物与现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幼儿表达欲望,让他们敢于开口、乐于表达。通过持续锻炼,提升幼儿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光玉.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4(24):162-164.
[2]韩然.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4(32):174-176.
[3]翁琳玲.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J].家长,2024(18):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