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的有效性

作者

李明先

广安友谊锦艺学校 638000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应对青春期身体变化,增强身体适应能力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身体正经历着快速的生长与变化,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发展尤为关键,适宜的运动刺激是提高其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一些学生表现出了运动协调性下降,疲劳感增加的症状。比如,定向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强度,而柔韧性的训练可以保证关节的灵活,这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在生长发育时保持良好体态,从而降低由于骨骼发育过快而引起的动作不协调性。此阶段的体能训练,不但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更可为其成长过程中所需提供支援。

2.提高体育教育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目前,技术训练在课堂上占有很大的比重,体能训练却比较薄弱。但是,要想学好运动技能,必须要有坚实的身体素质。例如,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其对学生的耐力、力量的需求很大,体质差的学生在技术学习上常常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很难适应教学要求。通过强化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技能,实现体育教育目标。

3.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拓展体育教育价值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能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习惯,这对解决当代青少年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久坐学习、缺乏户外活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经常性的体能训练,使学生建立起每日运动的观念,逐步形成主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养成的运动习惯,可持续到进入社会之后,帮助他们维持长久的体能,预防成年后的多种健康问题。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策略

1.游戏化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因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提高他们的培训效果。通过增强竞赛、挑战等因素,游戏化训练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增强其学习动机和动机。另外,在游戏化训练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技能,在学生间的互动中,加强了他们的交往与协作,培养了团队意识。“游戏式”训练是一种在身体锻炼中融入游戏元素、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把身体锻炼分成几个部分,并对每一项运动都有清晰的规定。比如,可以设置时限,计分制度,或者制定具体的行动需求等等。通过设置障碍、道具、标志等来提高比赛的趣味性,提高比赛的趣味性。同时,通过改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耍中进行各种身体锻炼,如:跑、跳、爬等。从而提高了训练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大难度、挑战,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进步。通过设置时间限制,增加障碍,加大练习的强度,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成就感。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参与度,增强其学习热情。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差异化训练

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的训练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每一位初中生的需要。差异化训练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与特征而设计的,与之相适应的训练方案。差异化培训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差异化训练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长处与发展空间。另外,有针对性地训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化训练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差异化训练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而设计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运动素养的提高。在训练开始前,老师会给学生们一个综合的身体素质测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制定了个性化的训练目标。这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性。

3.多元化训练

传统的体能训练多侧重于某一方面,缺乏全面、综合的训练。多样化训练可以覆盖多种训练方式与内容,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通过多样化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得到锻炼,提高其运动能力与适应性。同时,多样化训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反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全面发展运动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学中引入多样化的训练内容,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们可以介绍不同的课程,例如:心肺锻炼,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性和协调性训练。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学生的训练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训练强度、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项团体运动及竞赛活动。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流技巧。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定期评估学生体能训练效果,并依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有针对性、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结语

加强体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初中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成长,有效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在今后的初中体育体能训练强化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与优化相关策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多样化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使其在体育课堂中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阙丹强.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33):85-87.

[2]汪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开展综合体能训练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4(1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