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水平
孙晓辉
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72300
1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概述
1.1 安全责任制不能落实到位
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期间,都会制订详细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责任制,将不同时间节点、具体施工环节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对应的责任人,并将施工日志详细填写,确保施工进程中一切工作有据可查,尽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不少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提升工程施工效率,进而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不仅在工程监理方面尽量压缩费用,还存在重进度轻一些看似与直接经济价值无关的具体工作,这就导致在一线施工环节安全责任制并不能很好地落实,到处都是宣传标语和各类规章制度,但是成为了与现实脱节的摆设。
1.2 施工企业的法律意识不足
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角度来讲,从企业运营管理和各类经营许可的申请,都离不开大量专业人才的聘请与使用。然而,在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行业面临日益被压缩的利润空间的当下,层层分包、外包式管理的常态使得各个工程施工环节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施工一线,很多体力劳动者往往存在文化素养较差的情况。一些分包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经济成本,也没有在人员培训和教育上下足功夫,这就容易给施工一线工作人员疏忽大意和操作不规范埋下伏笔,有可能带来安全施工的事故隐患,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不良结果。从这点意义上来讲,不少施工企业法律意识不足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思路分析
2.1 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过程中做好风险防控
2.1.1 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范围进行分辨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开展好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工作,结合到建筑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于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研判,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从这个出发点来讲,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利用好自身、监理机构的专业人才,让他们在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对于建筑施工本身的风险范围进行研究和评估,以更好地查找和分析出建筑施工前期和中期可能产生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例如,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各类不同机械设备、物资、人员区域等,要确保特殊物品与人员处于安全距离,敏感的物品要做到完全密闭保存,将可能产生的危害及时予以杜绝。与此同时,在特殊地形地貌区域施工,更要注意对于水文地质信息的调查和实地评估,确保施工工艺和方法符合建筑物设计与建造需求。
2.1.2 排查好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虽然建筑施工开始前都制定有详细的计划,但是在具体施工中还存在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法和工艺调整的现象。与此同时,在不同施工环节物料进场、施工队交接等实际情况下,难免因为人、物、机械设备、水电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波动期,这个阶段尤为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对施工过程带来潜在的风险。鉴于此,笔者认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排查好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更好地推动安全施工秩序的井然,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2.1.3 合理评价建筑工程的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评估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借助专业的人员和现代化的测量设备,能够对于建筑工程的风险等级进行更加精确的评估和认定,从而让后续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能够提前得以备案,供专业人员和机构做好定期或日常筛查,在防微杜渐中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对于风险等级确认之后,也能够推演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方式以及有可能造成的损害。
2.2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策略探索
2.2.1 建立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开展的长效机制
在建筑工程企业接到项目之后,首先要结合项目和建筑本身的具体需求按照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内容可以涵盖施工流程及操作规范,各类机电设备的拆装与使用,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人员管理及相应的责任人等。与此同时,要结合到安全监理制度的应用,设置好安监站,让他们成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推进剂,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也要明确自身定位,授予安全监理机构和人员相应的权利,不能盲目为了赶工程进度和降低成本,就忽视了安全监理工作的刚性执行。
2.2.2 形成日常安全教育工作的常态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这类具有一定规模和人员数量的企业来讲,更需要用健全的制度做好人员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和现场管理水平。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可以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例会制度,并渗透部分安全施工教育内容。尤其是对于安全施工现场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要明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集中时间针对全体人员开展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结合到与项目施工类似的情况,采取案例教学、视频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参与培训学习的人员深刻意识到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能够应用好习得的安全常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水平,确保施工现场的人员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安全管理制度扎根建筑施工企业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并坚决执行,对于触碰到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要对号入座进行相应的奖惩,进一步激发和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准绳,推动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3 打造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
在近年来倡导建设优良企业文化的口号下,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不少企业竞相打造的目标。作为服务经济社会进步,引领时代发展的建筑施工企业,理应不断与时俱进,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安全文化体系,才能更好地引领和带动企业各项事务的发展进步。鉴于此,笔者认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建立自身安全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打造出各级安全保障体系和层级考核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流程,加强信息反馈和沟通。注重全员安全文化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升全员安全文化素养。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珍爱生命”,把安全放在第一,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管理施工工地和大型起重设备,相关的操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件,并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制度进行操作。对于一定规模的大型施工现场,要实施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管理,即在施工现场作业层和危险点安装视频监控头和监控室,通过网络传送现场施工的动态视频信号,实时反馈到区安监站总监控室的大屏幕上,利于及时掌控现场安全情况。对于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塔吊、外用电梯等大型起重设备,要加装安全预警系统,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超重、超载、超限位等违规操作,即时向安监站控制中心发出预警信号,保障大型起重设备的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