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王丹丹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流转的有效性成为土地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特别是在“三块地”政策框架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步骤。然而,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收益,以确保政府、集体和农民三方利益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利益分配机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文献综述
演化博弈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由约翰·梅纳德·史密斯(John Maynard Smith)和乔治·普莱斯(George R. Price)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包括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在土地流转的研究中,演化博弈理论被用来分析土地流转中不同主体的参与策略以及它们之间的博弈过程。
现有文献主要从两方面讨论:一是演化博弈在土地流转中的应用,尤其是如何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政府、集体和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策略选择。二是基于实际案例的仿真分析,验证博弈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尽管有许多关于土地流转和演化博弈的研究,但针对 “三块地”政策的具体分析和三方博弈的动态演化研究尚未充分展开。
2. 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2.1 演化博弈理论简介
演化博弈理论是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动态模型,用于分析个体在长期博弈过程中如何调整其策略。博弈主体通过不断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最终达到一种稳定的均衡状态。在本研究中,政府、集体和农民是博弈的参与者,三者的收益分配通过博弈策略进行动态调整。
2.2 博弈主体与策略
本研究的博弈主体为政府、集体和农民。每个主体有两种策略选择:参与(参与土地流转过程)、不参与(选择不参与)。政府通过政策和市场监管来推动土地流转,期望通过土地增值获得税收等收益。集体组织负责土地的管理和流转,期望通过流转获得经济收益,并确保农民的利益。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补偿和土地增值收益。
2.3 模型假设
假设政府、集体和农民为有限理性个体,并在不完全信息的环境下进行博弈。假设土地流转中的收益分配按照比例进行:政府的收益比例为 ,集体的收益比例为 ,农民的收益比例为=1−−。三方的参与概率分别为(政府参与概率)、(农民参与概率)、z(集体参与概率)。
2.4动态复制方程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政府、农民和集体的策略演化可以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描述:
政府的动态复制方程:/=(1−)((+)−);其中,是土地增值收益,是政府的收益比例,是政府激励,是政府参与的成本。
农民的动态复制方程:/=(1−)(()+−);其中,是农民的收益比例,是农民激励,是农民参与的成本。
集体的动态复制方程:/=(1−)((+)−);其中,是集体的激励,是集体参与的成本。
2.5数值仿真与计算
我们采用欧拉法离散化对动态复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使用Python进行仿真。即将时间 离散为若干小步长 Δ,然后逐步求解 () 和 ()。
+1=+Δ⋅/ ;+1=+Δ⋅/ 其中,和 分别表示第 步的政府和农民的参与概率,/ 和 /是对应的动态复制方程的右边部分。
3.计算过程与仿真
3.1参数设置为进行仿真,我们设置了以下初始参数:
土地增值收益=1.0;政府激励=0.1;农民激励=0.1;政府成本=0.05;农民成本=0.05;
不同的,和假设将通过修改模型参数来测试:假设1:=0.6,=0.2,=0.2;假设2:=0.4,=0.3,=0.3;假设3:=0.2,=0.2,=0.6。
3.2仿真结果
通过多次仿真,以下是不同参数设定下的政府和农民参与概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表:
图1a(=0.6,=0.2,=0.2):政府的参与概率显著领先,集体和农民的参与概率增速较慢。这是因为政府激励非常强,导致政府的参与概率迅速增长。根据复制动态方程,政府的参与概率高度依赖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政府的激励,这导致政府的参与概率快速接近1。集体和农民的增速较慢:集体和农民的增长曲线相对平缓,可能是因为集体和农民的收益比例较低,导致集体和农民在此设置下的参与概率增长较慢。
图1b(=0.4,=0.3,=0.3):政府、集体和农民的参与概率开始显示出不同的增速。政府的参与概率依然较快地增加,而集体和农民的增长曲线较为平缓。这是因为在这个设置下,政府的激励较强,导致政府的参与概率快速上升。而集体的激励和农民的激励相对较低,使得集体和农民的参与概率增速较慢。
图1c(=0.2,=0.2,=0.6):政府和集体的参与概率几乎重合,呈现为相同的曲线,而农民)的参与概率在时间推移中有明显的增幅。这是因为政府和集体的激励机制、收益比例和成本设置相似,导致它们的参与概率变化几乎一致。而农民的参与概率变化较为平缓,但依然在逐渐增长,显示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的参与意愿在增加。
4结论与政策建议
土地流转中,利益分配比例直接影响政府、集体和农民的参与意愿。政府高收益比例虽提升其积极性,但农民和集体激励不足会阻碍流转。优化利益分配,特别是提升农民和集体收益,能激发其参与热情,推动流转。激励机制同样关键。政府激励政策增强政府参与意愿,而农民和集体的激励则决定其参与速度和意愿。农民更看重直接经济收益和补偿机制,集体则关注收益比例和成本承担。三方利益平衡至关重要。利益分配均衡时,土地流转顺利;反之,则可能受阻。政府、集体和农民间的合理收益分配,尤其是农民收益的保障,是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关键。
据此提出以下建议:提升农民收益比例,通过增加经济收益、确保土地安全和生活保障,增强农民参与积极性。优化政府激励机制,如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流转补偿,提升政府参与意愿,并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流转公平性和透明度。加强集体激励机制,增加集体收益比例,优化激励政策,与农民利益有机结合,达成合理利益平衡。推动三方利益均衡,注重公平性,避免利益失衡影响流转进程。加强政策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建立土地流转法律框架和市场机制,完善法律保障,防止不合理流转和利益纠纷,确保土地资源最优配置。
王丹丹(1990-),女,河北邢台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邮箱:422616123@qq.com.
基金:石家庄市社科专家培养项目《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石家庄“三块地”利益分配机制研究》2024zjpy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