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蒋丽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蚣坝镇兴桥中心小学 425300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作为根本学科,其掌握程度对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布置作业是巩固学生数学技能的关键步骤,它对于学生深化理解与记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着重考虑如何创造出既科学又适宜的作业计划。本文深入探讨了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法,所提出的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小学;数学;作业
引言:在过往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作业类型过于统一、练习内容缺乏趣味性等难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及时复习与深化理解,有时还可能削弱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采用单元全局观念,教师以整个单元为着手点,依托于教学目的,确立具体的作业设计意图,同时创新练习模式,增加练习的多样性,从而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寻求在单元全局观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于单元整体观念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从整体单元的教学观念出发,教师需基于数学课程的全局,针对核心学习议题和关键知识点,策划具有较高整合性的课后练习。这些练习在内容上的连贯性与完整性,有助于构建学生扎实的知识结构,并促进其数学逻辑思维的培育。采取整体单元视角进行练习设计具有深远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
从整体单元的教学观出发,教师精心布置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自学技能。这种基于单元整体的作业设计,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搜寻数学学习资料,主动吸收数学知识。面对较难的作业,学生需自行搜集信息,探寻解题途径,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同时,单元作业的设置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必须细致分析各种解题方法和策略,并自主决定最佳方案。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未来高效学习数学知识,以及在生活中迅速做出明智决策都是有益的。
(二)能够有效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从宏观的教学单元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在布置作业时融入多样化的题型,使学生能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完成练习,这有助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进而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打下坚实基础。练习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的途径,也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关键步骤。教师依据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来规划作业,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在本质上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
(三)有助于将单元知识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在常规的小学数学作业编排理念中,诸多教师倾向于为学生分配性质单一的习题,利用传统的题型来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但在单元综合观照下,教师会在作业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探讨数学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单元中多个知识点融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作业去发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认识,进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单元综合观照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所面临的难题
作业作为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关键工具,其设计品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单元综合观照下的作业设计中,以下几个问题较为突出。
(一)作业数量偏多、难度较大
现如今,一些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进行单元综合视角的作业布置时,倾向于采用题量庞大的战术,给学生分配了过多的练习题,这样的做法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在策划单元综合视角的作业时,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体能力,使得部分作业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这样的作业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强烈的挫败感。
(二)作业形式缺乏多样性
从整体单元的视角出发,部分教育工作者在布置单元练习时,往往仅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机械地编排数学练习题,导致作业形式单一,这样的做法既不能帮助学生全方位地巩固知识点,也无法有效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技巧。另外,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在布置作业时很少涉及实际操作性的任务,这样的做法既阻碍了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同日常生活相结合,又不利于他们知识运用及迁移技能的发展。
(三)作业品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有些小学的数学教师面临着在布置作业时难以确保作业品质的挑战。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年纪尚幼,缺乏足够的自我学习能力,加上教师未能及时进行监督指导,使得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不高。这样的情况不仅削弱了从整体单元角度出发设计的作业的适宜性,还可能干扰学生按部就班地掌握数学知识。鉴于此,教师们必须采纳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单元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要求。
三、针对整体单元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
(一)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年纪尚幼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他们往往难以迅速掌握。而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常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这种做法不仅阻碍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还可能造成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隔阂。鉴于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规划作业时,应从整体单元的角度出发,转变陈旧的设计观念,注入新的设计理念,将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创造生活化的作业环境,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能增强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热情。
(二)实施分阶段数学作业设计
每位学子都有其独特性,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统一标准,给全班同学布置一样的数学习题,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阻碍了他们的全面进步。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坚持学生中心,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制定分级的数学习题。这样的作业在数量和难度上要体现出单元整体的要求,激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取合适的习题,这样既能提高作业质量,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和成长。
结语
总体而言,从单元全局出发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并推动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实施作业设计时,教师需确立清晰的作业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使学生能在作业过程中领略数学的深妙之处,进而高效地提高他们的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罗顺虎.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35):150-153.
[2]尤丽惠.基于结构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家长,2024,(34):65-67.
[3]吴志颖.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优化[J].小学生(下旬刊),2024,(10):112-114.
[4]印佳佳.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