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问题研究

作者

王建宇

身份证:220322199508026858

引言

在工程建设领域,概预算作为项目投资决策、资金筹措、招投标管理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其编制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准确的概预算能够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避免投资超支或资金浪费,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概预算编制往往存在偏差,给项目建设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问题,探寻提升其准确性的路径,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概预算编制准确性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项目投资的合理性

工程概预算是确定项目投资规模的重要文件,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的合理性。准确的概预算能够真实反映工程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确保投资决策符合项目实际需求和市场行情,避免因投资估算过高或过低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项目搁浅,从而保障项目投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据准确的概预算可以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防止成本失控。通过将实际支出与概预算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找出成本超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维护各方经济利益

工程概预算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多方主体的经济利益。准确的概预算能够为各方提供公平、公正的计价依据,减少合同纠纷和经济矛盾。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准确的概预算可以避免因高估冒算而增加投资成本;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能够保证其合理的利润空间,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同时,也为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成本导向。

二、影响工程概预算编制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一)编制依据的不完善

编制依据的完善程度是影响概预算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若所采用的定额标准、取费标准等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或定额更新不及时,无法反映当前市场价格和技术水平,就会导致概预算出现偏差;另一方面,设计文件的深度和质量也会对概预算产生影响,设计图纸不清晰、设计内容不完整或存在漏洞,会使编制人员难以准确计算工程量,进而影响概预算的准确性。

(二)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

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概预算编制的质量。部分编制人员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工程施工工艺、材料性能及市场价格等了解不够深入,在工程量计算、费用计取等环节容易出现失误。此外,些编制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在编制过程中敷衍了事,也会导致概预算出现漏项、错算等问题,降低概预算的准确性。

(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工程建设项目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产生冲击。市场价格波动是常见的影响因素,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波动,若编制人员未能及时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就会使概预算与实际成本出现较大差距。同时,政策法规的变化、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等也会给概预算编制带来不确定性,增加编制难度。

三、提升工程概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对策

(一)完善编制依据与基础资料

为确保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首要任务是优化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相关部门应积极跟进市场动态,及时更新定额标准和取费标准,使之与当前的市场实际情况保持一致,以避免因标准滞后而导致的预算偏差。设计单位则需要提升设计文件的质量,确保设计图纸的清晰、完整和精确,这些图纸是概预算编制的核心依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预算的准确性。编制人员在准备概预算时,应当广泛搜集并整理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机械台班费用等关键数据,建立一套全面且动态更新的价格信息库。这样不仅能够帮助编制人员快速获取所需的市场数据,还能在价格波动时迅速做出调整。通过这样的基础工作,可以为概预算的编制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整个编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

为了确保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升编制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应定期组织编制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最新的定额标准、计价规范以及施工技术等,使编制人员能够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掌握先进的概预算编制方法和工具,提高其业务水平。其次,强化编制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编制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让每位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角色和重要性。对于因工作失误导致概预算出现重大偏差的情况,应实施严格的问责机制,确保编制人员对自身工作负责,从而促使他们在编制过程中更加谨慎和专注。此外,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可以持续跟踪编制人员的工作表现,对其专业成长和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这样的综合措施有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编制队伍,为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全过程动态管理与风险防控

实行工程概预算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是确保项目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措施。这一管理策略要求在项目前期,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市场调研,全面分析可能影响概预算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这种预防性的措施旨在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对项目成本和进度的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管理要求持续监控市场价格波动和政策法规的变化,以便及时对概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这样的调整有助于保持概预算的实时性,确保其始终与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状况保持一致。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概预算的准确性,应建立严格的概预算审核制度。这一制度要求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审核人员进行细致的审核工作,对编制完成的概预算进行全面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和偏差,从而确保概预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这样的动态管理和严格审核,可以有效提高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结束语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是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对项目投资控制、成本管理及各方利益维护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受编制依据、人员素养、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概预算准确性往往难以保证。通过完善编制依据、提高编制人员素质、加强全过程管理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未来,随着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还需持续探索和创新概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欧阳娟燕. 提升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有效策略[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 24 (12): 172-174.

[2]马兰英. 浅析工程概预算编制对测绘工程造价的影响[J]. 新城建科技, 2024, 33 (06): 191-193.

[3]王宁.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 砖瓦, 2023, (05):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