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万文勇
身份证:210104197702050515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水平不仅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功能发挥,更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保证贯穿于从原材料进场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是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关键手段。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建筑施工项目在质量控制与保证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工程质量隐患时有发生。因此,深入研究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与保证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与保证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
1.1 保障工程安全
工程安全是建筑施工的首要目标,而质量控制与保证是保障工程安全的核心。通过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结构设计等方面的严格把控,能够有效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结构坍塌、渗漏等安全事故,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使用者提供安全的居住和使用环境。
1.2 提升工程使用价值
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取决于其质量水平,质量控制与保证能够确保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分项工程和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可保证建筑的结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升工程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对建筑品质的需求。
1.3 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工程作为支撑,质量控制与保证是维护行业声誉和市场秩序的重要保障。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减少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和返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良好的工程质量有助于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2 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与保证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与保证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制约着工程质量的提升。
2.1 质量意识薄弱
部分施工单位和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对质量控制与保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忽视质量要求,存在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现象。管理人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建立有效的质量责任制度,导致质量控制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
2.2 控制流程不规范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流程不规范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前,缺乏完善的质量计划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对工序质量的检查、验收不严格,未形成闭环管理;施工后,竣工验收环节把关不严,存在质量隐患未被及时发现的情况。此外,质量控制的标准不统一,各环节的衔接不畅,导致质量控制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2.3 技术应用不足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部分施工单位在质量控制与保证中对技术的应用不足。信息化管理手段未得到有效推广,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仍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现误差。同时,对新型材料的性能了解不够,施工工艺更新不及时,难以适应高质量工程的建设需求。
3 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与保证的实施路径
针对存在的问题,需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强化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3.1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质量控制与保证的基础。建立健全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形成层层把关的质量责任体系。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标准和方法,并将其落实到每个施工环节。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巡检和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2 强化技术应用与创新
技术应用与创新是提升质量控制与保证水平的关键。推广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提高质量控制的效率和 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攻关,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难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程度,确保其在施工中得到正确应用,从而提升工程质量。
3.3 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
人员是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保证的核心要素,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至关重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其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树立 “质量第一” 的理念。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其操作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
4 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与保证的保障措施为确保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
4.1 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是质量控制与保证的制度保障。完善建筑施工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制定和完善统一的质量标准,确保质量控制有章可循,为工程质量的评估和验收提供依据。
4.2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质量控制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企业自检,形成全方位的质量监督网络。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检查力度,对违反质量规定的行为及时查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监督,发挥媒体、公众等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工程质量的氛围。
4.3 建立质量追溯与反馈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追溯与反馈机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检验、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详尽的记录,可以实现对质量的全程可追溯,从而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同时,设立明确的质量问题反馈渠道,鼓励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积极报告发现的质量问题,确保问题能够被及时关注和处理。此外,应定期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深入挖掘问题根源,识别工作中的不足,并据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此不断优化和完善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结束语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对保障工程安全、提升使用价值、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建筑 程不规范、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通过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技术应 及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建立质量追 建筑施工质量。未来,应持续关注质量控制与保证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优化管 1 质量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兴清. 住宅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 居舍, 2025, (02): 150-153.
[2]陈森林. 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居舍, 2024, (33): 20-23.
[3]胡广睿.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 (04):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