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业态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空白与填补路径分析
张傲寒
临沂市河东区司法服务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一、引言
新经济业态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1]。它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先进的技术应用和灵活的组织形式,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随着新经济业态的蓬勃发展,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暴露出诸多法律问题,法律空白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新经济业态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空白,并探索有效的填补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经济业态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2.1 新经济业态的内涵与特点
新经济业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支撑,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为特征的经济形态[2]。其特点包括:高度的创新性,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灵活性与便捷性,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跨界融合性,促进了不同行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数据驱动性,依赖大量的数据进行决策和运营。
2.2 新经济业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新经济业态的发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在人才需求方面,对具备创新能力、数字技能和跨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在招聘与选拔上,线上招聘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使招聘更加精准高效。在员工培训与发展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和业务需求。在绩效管理上,更加注重员工的创新贡献和团队协作成果。然而,这些变化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员工流动性增加、劳动纠纷风险上升等,凸显了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三、新经济业态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空白表现
3.1 劳动关系认定模糊
在新经济业态中,劳动者与平台或企业之间的关系复杂多样,难以用传统的劳动关系标准进行界定[3]。例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他们与平台之间既存在一定的从属性,又具有相对的自主性,传统的 “雇主 - 雇员”劳动关系认定模式难以适用,导致劳动者在权益保障、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方面面临不确定性。
3.2 劳动权益保障不足
由于劳动关系认定模糊,新经济业态下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在社会保险方面,许多平台从业者未被纳入传统的社保体系,一旦发生工伤、疾病等情况,缺乏有效的保障。在劳动报酬方面,部分平台存在随意克扣报酬、设置不合理计费规则等现象。在休息休假方面,劳动者往往面临工作时间过长、休息权难以保障的问题。
3.3 数据隐私与安全法律缺失
新经济业态高度依赖数据,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涉及大量员工个人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然而,目前我国在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尚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数据收集、使用规则以及数据泄露的责任追究机制。这使得员工的个人数据面临被滥用、泄露的风险,严重威胁员工的合法权益。
3.4 竞业限制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新经济业态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秘密至关重要。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竞业限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法律漏洞。对于员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范围、期限和补偿标准缺乏明确规定,导致企业难以有效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同时,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知识产权归属也不明确,容易引发纠纷。
四、新经济业态下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空白的填补路径
4.1 完善劳动关系认定法律标准
要解决新经济业态下劳动关系认定模糊的问题,首先需要制定专门针对新经济业态的劳动关系认定法规。这些法规应充分考虑新经济业态的特点和劳动关系的复杂性,明确不同类型新经济业态下劳动者与平台或企业之间的关系认定标准。
在制定认定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工作自主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等多方面因素。工作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劳动者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的自主决定程度;经济从属性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否依赖于平台或企业,以及依赖程度的大小;组织从属性主要体现在劳动者是否需要遵守平台或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接受平台或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等。
建立多元化的劳动关系认定体系,根据不同的认定结果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例如,对于具有较强从属性的劳动者,如平台的正式员工,应认定为劳动关系,适用传统劳动法律法规,享受相应的劳动权益保障。对于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劳动者,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可通过制定特别规定,明确其权益保障标准,如明确劳动报酬的计算方式、社会保险的缴纳方式等,既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又适应新经济业态的发展需求。
4.2 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是填补新经济业态下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空白的重要环节。完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是其中的关键,应将新经济业态劳动者纳入社保体系,根据其工作特点和收入情况,探索建立适合其特点的灵活社保缴纳模式。例如,允许劳动者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工作时间自主选择社保缴纳的基数和比例,同时加强政府的补贴和支持,确保劳动者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保待遇。 制定劳动报酬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平台企业的计费规则制定原则,禁止随意克扣报酬等行为。平台企业在制定计费规则时,应遵循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充分听取劳动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向社会公开计费规则。
4.3 健全数据隐私与安全法律规范
数据隐私与安全是新经济业态下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健全相关法律规范刻不容缓。加快制定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专门法律,明确 人数据的合法目的、范围和方式。企业在收集员工个人数据时, 据的收集目的、使用范围、存储期限等信息,员工有权随时查阅、 工个人数据的安全保护责任,建立数据泄露应急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应采 理措施,保障员工个人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丢失和滥用。
4.4 明确竞业限制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定
制定详细的竞业限制法律法规,明确竞业限制的范围、期限、补偿标准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对于新经济业态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岗位和核心业务岗位,合理设置竞业限制条款,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明确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知识产权归属,鼓励企业与员工通过合同约定知识产权相关事项,减少纠纷的发生。
五、结论
新经济业态的发展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法律空白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新经济业态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通过完善劳动关系认定法律标准、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法律制度、健全数据隐私与安全法律规范以及明确竞业限制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定等一系列填补路径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新经济业态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为新经济业态的持续繁荣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随着新经济业态的不断发展演变,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持续跟进和完善,以适应其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静.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人力资源服务,2025,(06):57-60.
[2] 温永旺,苏国隽.新经济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集体经济,2025,(19):122-125.
[3] 程啸.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J].中外法学,2025,37(03):662-680.
作者简介:张傲寒(1994.12—),女,汉族,山东临沂沂南人,本科,中级人力资源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