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节能优化设计
杨帆 王祎策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河北省任丘市 062550
引言
随着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天然气需求增长,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因建设周期短、占地小、适应分散气源等特点,在偏远供气、应急储备等领域广泛应用。但该装置能耗高,增加运行成本且不符节能减排理念,其液化过程中压缩、冷却和液化需大量能量,压缩机组、制冷系统是主要耗能环节。在能源价格波动和环保要求严格背景下,对其进行节能优化,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是提高经济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研究其节能措施有重要意义。
一、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能耗构成及节能重要性
(一)能耗构成
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能耗主要来自:压缩环节,压缩机组是主要耗能设备,能耗占比 40%-50%= ;制冷环节,制冷压缩机、膨胀机等设备耗能大,占比 30%-40% ;辅助系统,如循环水泵等辅助设备,整体能耗占比 10% -20%。
(二)节能重要性
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环境效益,减少化石能源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助力“双碳”目标;增强市场竞争力,节能优化后的装置运行成本低、环保好,更具优势。
二、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能耗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工艺设计不合理
部分装置工艺设计缺节能考虑,流程复杂、能量利用效率低,如制冷与预处理系统匹配差、压缩压力参数设置不合理。
一些装置设备技术水平低、能效等级不高,如压缩机组绝热效率低等,且设备老化、维护差会使能耗升高。(三)操作管理不规范
操作人员技能和习惯影响能耗,存在操作参数设置不合理、负荷调节不及时等问题,缺乏实时能耗监测分析。
(四)余热回收利用不足
装置运行产生大量余热,如压缩机组排气余热等,多数装置回收利用不充分,造成能源浪费。
三、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节能优化措施
(一)工艺优化
优化制冷工艺:根据气源条件和液化规模,选择更高效的制冷工艺。例如,对于小型装置,混合制冷剂制冷(MRC)工艺相比阶式制冷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能耗较低的优势,可优先采用;通过优化混合制冷剂的组分和配比,提高制冷效率,减少制冷系统的能耗。
优化压缩工艺:合理确定压缩阶段的压力等级,避免不必要的压缩功消耗。采用多段压缩中间冷却技术,降低压缩过程中的排气温度,提高压缩机组的效率;对于有条件的装置,可采用等温压缩技术,进一步减少压缩能耗。
简化工艺流程:去除流程中不必要的设备和环节,减少天然气在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和冷量损失。例如,优化换热器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缩短管路长度,降低流动阻力。
(二)设备升级
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更换能效等级低的压缩机组和制冷设备,选用变频压缩机组,使其能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节转速,减少空载能耗;采用高效换热器(如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提高传热效率,降低传热温差,减少冷量消耗。
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对老化设备进行检修和改造,恢复其性能。例如,对压缩机组的气阀、活塞环等易损部件进行更换,减少泄漏损失;对换热器进行清洗除垢,提高传热效果。
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引入集散控制系统(DCS)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对装置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确保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提高整体能效。
(三)操作改进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节能意识,使其熟悉装置的最佳运行参数和操作规范。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讲解节能操作技巧和能耗分析方法,确保操作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操作参数。实施精细化操作:建立完善的操作管理制度,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例如,在装置启动和停机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能耗;在负荷波动时,及时调整压缩机组和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保持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
建立能耗监测体系:在装置的关键耗能环节安装能耗监测仪表,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能耗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余热回收利用
回收压缩机组余热:利用压缩机组的排气余热或冷却水中的余热,通过余热锅炉产生热水或蒸汽,用于加热天然气预处理过程中的原料气、供暖或提供生活用热,减少额外的能源消耗。
回收制冷系统余热:对于采用蒸汽压缩制冷的装置,可回收制冷压缩机的排气余热,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机,产生低温冷水,用于天然气的预冷,提高能源的梯级利用效率。
利用环境能源: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辅助装置运行。例如,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部分加热所需的能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节能效果评估
(一)评估指标
单位产品能耗:即生产单位体积液化天然气所消耗的能量(如 kWh/m³),该指标能直接反映装置的节能效果,单位产品能耗越低,节能效果越好。
能源利用效率:装置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总消耗能量的比值,比值越高,说明能源利用越充分,节能效果越显著。
运行成本降低率:节能优化后运行成本的降低幅度,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能耗费用计算得出,该指标能直观体现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评估方法
数据对比法:收集节能优化前后装置的能耗数据、运行参数和成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节能措施的实际效果。例如,对比优化前后单位产品能耗的变化,计算能耗降低幅度。
模拟计算法: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如 Aspen HYSYS、PRO/II)建立装置的模型,对节能优化措施进行模拟计算,预测节能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现场测试法: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通过现场测试仪器对关键设备的能耗、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测量,分析节能措施对装置运行状态的影响,评估节能效果。
五、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节能优化的未来发展趋(一)智能化节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节能技术将在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建立能耗预测模型,实现对装置能耗的精准预测和优化控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运行数据,自动识别最佳运行工况和节能潜力,为节能决策提供支持。
(二)可再生能源与装置的融合
未来,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将更加注重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为装置的辅助系统供电,利用地源热泵提供部分制冷或制热需求,进一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零碳或近零碳运行。
(三)新型制冷剂的研发与应用
研发环保、高效的新型制冷剂,替代传统的制冷剂(如丙烷、乙烯等),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和环境影响。例如,采用天然制冷剂(如二氧化碳、氨),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制冷性能,有望在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中得到推广应用。
结语
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节能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工艺、设备、操作等多个方面。通过采取工艺优化、设备升级、操作改进、余热回收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装置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自身装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能优化措施,并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对节能效果进行验证。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制冷剂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节能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天然气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光,曹励召,杨再葆,等.零散井小型 LNG 生产装置天然气液化工艺研究[J].四川化工,2025,28(01):33-37.
[2]连欢欢,张士旭,李桂苓,等.液化天然气小型供气系统设计[J].低温与特气,2024,42(06):26-28.
[3]俞徐林.小规模高含氮天然气脱氮-液化工艺模拟分析[J].现代化工,2024,44(07):234-238.DOI:10.16606/j.cnk i.issn0253-4320.2024.07.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