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中的功能拓展与价值实现
王玉曌
河南省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引言:
目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成新时代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重要趋势。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作为核心功能,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这些功能正朝着更广阔领域拓展。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文化消费需求多元化及旅游市场升级转型,共同推动着博物馆功能边界进行重新定义。博物馆不再是单纯的文物保护机构,而是集文化传承教育服务旅游体验经济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深入研究博物馆功能拓展实现路径与价值创造机制,确立“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对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中的功能拓展
(一)展陈与教育功能的创新拓展
传统博物馆展陈主要是以静态展示的方式为主,其教育功能局限在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之中。文旅融合发展给博物馆功能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推动着展陈功能朝着互动化与沉浸式方向深度转型[1]。数字技术的融入应用彻底突破了文物展示的物理空间束缚,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场景,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多媒体互动装置的广泛运用把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体验过程。博物馆教育功能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体验的根本性转变,博物馆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文化夏令营、专题工作坊等丰富多样的教育产品,通过手工制作、情景演绎、互动游戏等沉浸式参与方式,让游客在愉悦轻松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深层次精神熏陶。展陈与教育功能的有机融合不仅显著提升观众文化参与度和理解深度,更有效拓展博物馆受众群体并增强其文化传播社会影响力。
(二)服务与产业功能的综合拓展
博物馆服务功能正从单一参观导向朝着多元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深刻变革。文旅融合战略实施促使博物馆服务边界不断扩展,逐步涵盖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以及商业消费等多个维度。空间功能重新规划设计体现出这一转变趋势,文创商店、主题餐厅和文化沙龙等配套设施引入营造一站式综合文化消费环境。数字化服务体系建构进一步打破传统服务的时空局限,线上虚拟展览、远程文化讲座和数字藏品展示等创新服务形式极大拓展博物馆文化资源覆盖面。产业功能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链条化特征,博物馆与教育机构、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公司深度合作构建涵盖文化教育、创意设计和旅游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2]。个性化服务产品推出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差异化文化需求,博物馆在承担文化传承使命的同时逐步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重要引擎和城市文化形象核心载体。
二、博物馆功能拓展的价值实现
(一)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价值的实现
在博物馆功能拓展的过程当中,文化传承价值实现了深化和升华。数字化技术融入之后让文物保护从静态保存转变为动态传承,文化遗产借助多元化展示方式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沉浸式展陈技术重现了历史文化场景,观众能够跨越时空界限深度感知文化内涵,文化记忆的传递效果得到显著增强。教育功能的体验化升级进一步放大了社会教育价值,多样化教育产品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3]。研学旅行和文化工作坊等创新教育形式把抽象历史知识转化为具体文化体验,有效提升了公众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感。博物馆和学校教育体系深度融合使其成为重要社会教育资源补充,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出独特的力量。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协同发展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文化桥梁。
(二)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价值的实现
博物馆功能拓展所创造出来的经济价值呈现多层次特征,直接经济效益通过门票收入、文创产品销售、教育服务收费等渠道得以体现,文创产业快速发展为博物馆开辟了全新的收入来源途径。文化创意产品把文物元素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形成特色文化消费品牌,有效延伸了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链条。间接经济效益体现得更加显著,博物馆作为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进程,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增长动力。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催生新的业态模式,推动了文化产业链的完善升级过程。经济价值的实现不仅保障了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更为区域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繁荣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三、博物馆功能拓展与价值实现的(一)技术驱动与模式创新支撑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给博物馆功能拓展带来根本性驱动力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彻底重塑传统展陈模式,让文物展示从平面化朝立体化、从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数字化文物保护技术不但延长文物展示生命周期,还为文化资源永续传承提供技术保障。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运用使博物馆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与精准化推送,显著提升观众参观体验质量。运营模式创新在博物馆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博物馆通过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与教育机构、文化企业、科技公司形成紧密协作网络。公私合营、社会化运营等新型管理模式探索为博物馆发展注入市场活力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技术驱动和模式创新有机结合为博物馆功能拓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机制保障与协同发展支撑
政策机制不断完善能为博物馆功能拓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国家层面的文旅融合政策给博物馆发展明确指明方向,地方政府配套支持政策为具体实施提供操作依据。财政投入机制持续优化确保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营造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良好政策环境。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建立为博物馆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跨学科人才引进培养满足数字化展陈等多元化需求。协同发展机制有序构建促进博物馆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区域博物馆联盟顺利形成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4]。质量监督机制日益健全确保博物馆功能拓展中文化品质保持,避免过度商业化对文化传承功能造成不利冲击。多层次机制保障体系有力支撑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中的功能拓展与价值实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在保持文化属性的基础上,积极拥抱市场化发展趋势。通过展陈功能的互动升级、教育功能的体验拓展、服务功能的综合延伸,博物馆构建起多元化的文旅服务体系,实现了文化传承、社会教育、经济效益的三重价值协同发展。技术赋能、模式创新、机制保障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博物馆应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加强跨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在传承文化基因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为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韩晔,胡娟.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旅游: 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路向[J].图书馆,2024,(02):1-9.
[2] 唐义,李俐婷.新媒体视野下的 略研究[J].东南文化,2019,(05):104-109.
[3] 吴江军.浅谈“互联网+博物馆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6):61-62.
[4] 杨丹丹.“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新思考[J].东南文化,2017,(05):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