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作者

刘渡平

西北民族大学 730124

一、引言

伴随老龄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健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容小觑。相关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将接近27%,慢性病老年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3 倍,因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至少增长 40%[1]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死亡案例与患者自我管理不足密切相关。本文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系统性干预措施,切实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2.1 理论基础: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主张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联,其中认知在三者之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介和连接作用,负面的认知往往会引发负面的情绪和行为。认知行为理论强调在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时,通过认知与行为的双重干预,切实改变服务对象思考问题的固有模式[2]。

2.2 慢性病自我管理核心定义

慢性病自我管理是指个人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积极主动地运用自我管理方法对慢性病进行控制的过程。它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实用技能、坚定信心以及与医生有效交流的技巧。这一模式的核心目标在于帮助慢性病患者更有效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问题,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3]。

三、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影响因素分析

3.1 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疾病存在认知偏差

老年慢性病患者整体认知水平相对不高,在对慢性病的认知和防护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对于所患疾病的具体症状、潜在并发症以及有效的防治方式知之甚少[4]。由于缺乏清晰明确的健康保健目标,自我管理能力较为薄弱,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效果。另一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对疾病治疗的消极情绪,致使他们处于较差的自我管理水平状态,不愿意积极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

3.2 行为固化,健康行为依从性低

老年慢性病患者虽然知晓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在实际行动中,养成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他们而言困难重重,在疾病治疗和恢复过程中,按时服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病情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老年慢[5]性病患者身体检查和病情监测也多在医生的要求下被动进行,自制力和主动性严重不足 。由于缺乏自制力以及严谨的自我管理方案和强大的执行力,导致他们在慢性病自我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3 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与支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应对疾病的动力和信心,助力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勇敢面对生活。一般来说,家庭和社会功能良好的老人,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往往具有较强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然而,相关数据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普遍缺乏完善的支持网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自我管理效果。

四、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分析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本文构建了“认知重构—行为训练—环境支持”三级干预框架,旨在通过系统性、多层次的干预措施,切实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1 认知重构:修正非理性信念

认知重构的核心在于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修正非理性信念,改变负面思维模式。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引导患者进行日记记录,从而帮助患者觉察自身存在的负面思维模 式[13]。在老年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小组的初期阶段,通过开展一系列关于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讲座,全面提高组员的认知水平,使组员深刻意识到慢性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2 行为训练:强化健康行为依从性

行为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强化健康行为依从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工作者可采用目标分解与渐进式行动的策略,将较为困难的健康行为目标,开展行为契约与正向激励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6]。社会工作者与患者签订健康行为协议,协议中详细规定患者需要完成的健康行为目标以及相应的奖励措施。同时,结合社区积分奖励制度,以此增强患者参与健康行为的动机。

4.3 社会支持网络构建:整合多元资源提供情感支持

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社会工作者通过举办小组分享交流会,为患者创造更多相互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此外,社会工作者积极开展家属教育课程,向家庭成员普及老年慢性病的相关知识、自我 要性以及正确的照护方法,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通过建立“社工+医生+志愿者”协作模式,有效整合社区内的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五、结论

认知行为理论为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了“认知—行为—环境”三位一体的科学干预路径。然而,在未来的实践中,仍需进一步在资源整合的方式方法以及技术应用的创新等层面进行探索,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服务模式,助力他们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

[2] 李 晓 雯 . 个 案 工 作 介 入 老 年 人 慢 性 病 自 我 管 理 能 力 提 升 的 实 务 探 索 [D] 郑州大学,2022.DOI:10.27466/d.cnki.gzzdu.2022.003101.

[3]Andrasik F,Holroyd K A.A test of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e ffects in the biofeedback treatment of tensionheadache.[J].Journa l of Consulting&Clinical Psychology,1980,48(5):575-86.DOI:10.1 037/0022-006X.48.5.575.

[4]梁露.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D].东南大学,2018.

[5] 李 晓 雯 . 个 案 工 作 介 入 老 年 人 慢 性 病 自 我 管 理 能 力 提 升 的 实 务 探索 [D]. 郑州大学,2022.DOI:10.27466/d.cnki.gzzdu.2022.003101.

[6] 李 淑 玲 . 老 年 慢 性 病 患 者 自 我 管 理 能 力 提 升 小 组 实 务 研 究 [D]. 华 南 理 工 大 学,2020.DOI:10.27151/d.cnki.ghnlu.2020.0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