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重庆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实践探索

作者

朱海峰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引言:重庆市面临亟待应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所占比例持续升高且养老服务需求朝着多元化、专业化不断发展,重庆市以居家养老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根基,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智能化、标准化、多元化的服务新模式,力求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并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智能化技术赋能居家养老服务

(一)智能监测设备的广泛应用

居家养老服务需实现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实时监测,重庆市大力推广智能监测设备,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在老人家里装上智能水电表、燃气报警器之类的,就能实现用电用气安全监测和异常预警,安上智能门磁、红外监测器,就能掌握老人出入情况,部署智能床垫、振动传感器,可监测老人睡眠、起夜等状态。监测数据实时传到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经大数据分析把老人精准画像,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智慧眼”一应用,子女和工作人员就能及时掌握老人动态,显著提升了居家养老的安全保障水平[1]。

(二)AI 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

重庆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 老服务的智 与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综合老人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数据以机器学习算法构 动预警且预警信息会被第一时间推送给子女和服务人员, 预警从而保障老人安全,与此应急救援流程得到优化且响应 接 边救援力量并凭借智能调度让救援人员快速集结、高效响应以将意外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人机协同的应急处置体系,有效强化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安全保障。

(三)智慧养老平台的集成化管理

重庆市整合现有服务资源建成覆盖全市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互联网+”模式,实现养老需求、服务供给和质量监管的智能化匹配,老人和家属能利用终端或APP 发布服务需求且平台会自动匹配合适的服务项目与人员以一站式响应服务需求,服务人员借助移动终端采集服务信息,实时记录服务时长和质量等数据,确保服务过程可追溯,依靠可视化数据分析智能生成服务报告以达成服务绩效考核与质量评估,智慧平台集成化提升了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并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闭环管理[2]。

二、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一)服务流程的规范化与量化

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专业化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制定出台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细化服务内容、时长、频次等以实 现服务程序化、精细化。从入户 估、 制定服务计划到定期回访、满意度测评,明确各环节工作流程和质量 准 考核细则,从服务的安全性、及时性、规范性等维度设置考核指标并明确考核权重、 评分标准,定期开 服务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补贴、奖惩挂钩以引导服务机构和人员规范服务行为,保障服务质量,通过量化指标和考核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为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制度保障[3]。

(二)适老化改造的标准化实施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适老化改造是重要内容,重庆市已制定居家适老化改造标准,从家具设施、室内环境、照明系统等方面提出量化、可操作的改造要求。改造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基于老年人实际需求开展,区域内标准统一且户内设计个性化。推进改造时要建立专家评审、图纸会审等标准化工作流程以确保改造方案科学、可行。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把控材料、工艺并定期检查施工,确保改造工程质量达标。改造完成后由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适老化效果评估且建立回访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后续问题,通过标准化的适老

化改造营造居家老人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监管评估体系的动态优化

为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完善的监管评估是重要抓手,重庆市构建了以第三方评估为主的多元化监管体系,由专业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独立、客观评估,评估指标科学规范,将服务投入、过程管理、满意度反馈等方面都纳入其中以综合评判服务质量,向社会公示评估结果,接受公众监督,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回头看”工作,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广泛吸纳老年人、家属、社工等为监督员以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构建政府与社会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一旦出现监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就及时修订服务标准和质量考核办法以推动监管制度的动态优化,促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三、多元化服务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一)“家庭养老床位”的推广与优化

“银发浪潮”加剧导致失能、 居家养老面临更大压力, 重庆市创新“家庭养老床位”,通过将专业床位与照护服务延伸至家庭 制定家庭养老床位设置指南明确运营模式、配置标准、管理规 提供床位运营补贴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建立家 度等纳入绩效考核以引导服务提供方优化服务方案,建立家庭照 专业机构为照护者提供系统培训提升照护技能,使“家庭养老床位” 能够便捷获得专业照护服务[3]。

(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拓展

居家养老社区是重要载体,重庆市积极推动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融合构建“15 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被鼓励开辟养老服务区从而给社区老人提供助餐、保洁、康复护理等就近又便捷的服务,嵌入式养老机构的举办得到社会力量支持并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以盘活社区存量资源、引入专业服务让养老服务得以下沉,社区互助养老也在发展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等阵地开展“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引导青年志愿者与老年人结对互助开展家政、心理慰藉等志愿服务。

(三)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

多数老年人面临不同程度的慢性病 和健康管理已 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内容。重庆市着力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为居家老人建立健康 ,鼓励二级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开通远程会诊通道并提供 的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转介机制以实现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无缝衔接 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引导养老机构加强内设医疗机构建设以提升服务的医护化水平。

结语: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与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和居家养老服务息息相关,重庆市以老年人需求为立足点,在智能化、标准化、多元化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梁红平,杨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 化转型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5,66(12):68-71.

[2]刘帅.“物业+居家养老 息化,2025(3):30-31.

[3]李长远.智慧社区居家养老 实践进路[J].江淮论坛,2025(3):127-134.【项目】:重庆市璧山区科研项目《重 服务模式探析》(项目编号:BSKJ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