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激发学生思维的实践研究
肖琪芳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工学部) 单位邮编:43006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当前小学高年段教学存在突出矛盾:68%的课堂存在形式化互动(2023 年监测数据),学生思维深度不足;90%的五年级学生叙事能力薄弱(笔者观察),62%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何捷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去除冗余环节,聚焦思维本质”,这一理念为破解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何捷,2020)。
(二)研究意义
1. 理论价值:丰富思维培养的本土化理论体系,深化对“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认知。
2. 实践价值:将何捷教学经验转化为可操作策略,提升课堂实效性
3. 教育价值: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实现“减负提质”目标。
(三)研究目的
探索融合何捷教学理念的思维激发策略,验证其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有效性,为教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二、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学生学习困境
4. 表达能力薄弱
叙事逻辑断裂:90%的学生无法完整叙述事件,情节跳跃、重点模糊,反映思维连贯性缺失。
写作心理障碍:62%的学生面对作文无从下笔,呈现“想不清则写不出”的思维困境(何捷自主思维欠缺:过度依赖辅导,形成“等靠要”模式,阻碍思维独立性发展。
5. 思维品质局限
浅表化解读:分析《草船借箭》时,仅35%的学生能理解战略智慧,多数停留在情节复述。· 批判性缺失: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鲜有质疑,如对“武松打虎”的现代意义缺乏辩证思考。
(二)教学实践弊端
6. 环节冗余化:42%的课堂提问为封闭式(观察数据),机械听写忽视汉字文化,违背何捷“用奥卡姆剃刀精简教学”的主张(何捷,2020)。
7. 读写割裂化:阅读课分析技巧与写作课训练脱节,学生难以实现“以读促写”,与何捷“读写统整”理念相悖(何捷,2019)。
三、思维激发的重要性
(一)契合学生心理发展
10-12 岁学生处于自我实现需求关键期,何捷提出的“作品展示激励法”(如班级公众号推送),通过精神认可激发内在动机,比物质奖励更能激活思维主动性(德西效应)。
(二)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8. 深化阅读理解:借鉴何捷“四读法”(素读、细读、拓展读、还原读),引导学生从文本表层走向深层。如分析《草船借箭》时,通过对比《三国志》原文,35%的学生能解读鲁肃“中立”背后的战略远见。9. 强化表达逻辑何捷“思维支架法”在五年级下册名著单元复习中展现显著实效。以《猴王出世》复习为例,设计“如何成王”主题探究,通过三级支架引导思维显性化:
· 基础支架:提供“探洞—承诺—称王”事件时间轴,让学生用不同颜色标注关键行为(如“瞑目蹲身”“复瞑目蹲身”的动作呼应);
过程支架:绘制“品质—行为—结果”思维导图,学生需将“敢作敢为”(跳入瀑布)、“有领导力”(约定规则)、“身手敏捷”(轻松进出水帘洞)等品质与具体情节对应;
· 提升支架:开展“假如石猴失约”情境辩论,要求用“如果……就会……”的逻辑句式论证观点。
实践中,学生从机械复述“石猴称王”情节,进阶为能阐述“冒险精神—诚信守诺—能力匹配”的成王逻辑链。如学生习作写道:“石猴敢第一个跳进水帘洞,是勇气;答应‘不伤身体者拜为王’,是诚信;能带着众猴安全进出,是实力——这三样合在一起,才让众猴心服口服。”这种表达既涵盖知识点复习,又体现思维的条理性,使复习课摆脱“炒冷饭”的枯燥,让学生在思辨中感受语文乐趣。
10. 培养批判思维:开展何捷倡导的“辩论式教学”,如“诸葛亮借箭是否冒险”,60%的学生能从“天气概率”“曹操性格”等多角度辩证分析。
(三)推动跨学科迁移
语文思维具有普适性,学生运用叙事逻辑解数学应用题、用论证方法写科学报告,印证了何捷“语文即生活”的理念(何捷,2020)。
四、融合何捷理念的实践策略
(一)以评促学:构建发展性评价
11. 多元评价机制:采用何捷“三维度评价”(内容 40% 、结构 30% 、创意 30%) ,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实时记录,优秀作品课堂朗读。如学生小J 对比鲁肃与王熙凤的习作,因“视角独特”获五星评价并推送公众号。12. 分层激励策略:落实何捷“因材施教”理念,对基础薄弱生侧重“完成度”,对能力强者要求“细节创新”。如写作中,基础生能写清楚事件即可,优等生需加入心理描写。
(二)精简环节:实施大单元教学
13. 核心任务引领:以五年级名著单元“探寻智慧密码”为任务,设计问题链:
★人物行为有何逻辑?
★情节蕴含哪些智慧?
★对生活有何启示?学生据此撰写《智者对比分析》,体现思维深度。
14. 三阶支架支持:
★基础支架:提供人物关系图(何捷“可视化工具”)★过程支架:用思维导图梳理事件因果★提升支架:小组辩论“经典行为的现代意义”
(三)情境创设:链接生活实际
15. 生活化情境:借鉴何捷“真实任务法”,在“晖”字教学中创设“汉字侦探社”:
★发现问题:作业中“晖”误写为“辉★探究根源:分析“晖(阳光)”与“辉(火光)”的字源差异★迁移运用:以“母爱如晖”写作,85%的学生能准确用词并融入情感。
(四)读写统整:落实一体化训练
16. 三位一体模式:按何捷“识字-阅读-表达”路径教学“期颐”
★识字:析“颐(下巴)”形义 ★阅读:结合《礼记》理解“百 ★表达:仿写“期颐老人读书图”
17. 任务群设计:在“汉字真有趣”单元开展:
★任务1:“错别字纠察队”(何捷“实践任务”
★任务2:给“晖”写道歉信(创意表达)
★任务3:撰写《汉字故事》(整合提升)
五、实践效果与反馈
(一)学业表现提升

(二)学生行为转变
主动写作率从 20%升至 90% ,一些学生自发创作小说课堂热情高涨,80%的学生积极举手,如探讨“草船借箭的天气风险”
(三)家长反馈
85%的家长称孩子能独立完成作业,70%发现阅读兴趣提升, 65% 家庭辅导矛盾减少。
六、结论与展望
融合何捷教学理念的策略体系,通过评价激励、环节精简、情境链接、读写统整,有效激发了学生思维,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技术融合(如AI 思维可视化)和跨学科延伸,深化思维培养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何捷. 优秀教师养成录[M].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3] 何捷. 全程写作教学法[M]. 海峡文艺出版社,2019.
[4] 林崇德. 思维心理学研究回顾[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8(1).
[5] 维果茨基. 思维与语言[M]. 浙江教育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