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背景下独显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周微微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五中学 邮编:723000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支持下,初中历史学科需要强调学生主体性地位,通过结合数字化教学设备和手段,为学生的更优良化发展成长创造条件。同时,数字化教学设施的支持,也可以作为增强课堂有效性,实现初中历史学科持续优化与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立足实际,将数字化教学设备应用初中历史之中,以达到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目的,需要成为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数字化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教学

(一)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数字化背景为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带来更多的数字化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各种不同的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材料进行集成,从而突破以往传统单一教科书教学材料的限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立体的历史知识,有效起到丰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感染力的作用[1]。

举例来说,依托高清图片来显示相应的历史文物、播放有关历史事件纪录片等,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体会到历史知识的魅力,使其逐渐基于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所学知识内涵的挖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数字化资源的趣味性、交互性,还有助于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积极探究历史情境的同时,提高独立学习能力,将学生主体性加以体现。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互动教学等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会历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互动教学中,不但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启发个人的学科思维与批判思考能力。

二、数字化背景下独显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教学策略

(一)导入环节创设情境

初中历史的教学导入阶段,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如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来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有效引起个人情绪共鸣,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进而达到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目的[2]。

例如,教师讲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课程时,便可以事先准备或选取一段描写一九一九年北京学生游行示威的录影带,其中包括北京街景、学生衣着、口号、游行氛围等多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一条互动式的时间轴,将巴黎和会的重大决策、“五四运动”爆发,以及各地反应、政府应对等进行整理,以时间轴形式进行详尽的资料与图画展示。

如此一来,学生观看录像之后,便可以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并且在教师组织活动指导下,充分明确“五四运动”的多种含义以及在中国的历史作用,逐渐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头脑思考空间。

(二)开阔初中生历史眼界

网络作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的优良资源,能够有效突破以往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帮助初中生的历史眼界变得更加宽广,也需要使其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然而,一本篇幅有限的历史教科书,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更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知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提高其学科成绩。

例如,教师讲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程时,基于教材内容只是进行一个框架式总结,许多精彩的史实都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上。对此,教师便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将有关的历史史实收集并进行整理,并且以此融入自身课堂中,有效起到拓宽初中学生历史眼界的作用。比如,利用网络途径将“曹冲称象”“望梅止渴”“三顾茅庐”“白衣渡江”等历史故事加以呈现,结合本课程对学生进行讲解,在充分提高学生历史知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发挥数字化教学形式教学中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展示真实历史资料

通过展示历史文件、信件、日记、录像等真实的历史数据,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历史事件知识的第一手材料产生直观性认识,这有助于增强其知识学习的真实感,同时又能够起到增强课程活动参与热情的作用,切实从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解读历史的参与者[3]。

例如,教师讲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课程时,首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幕, 它既是由鸦片引发的战争 方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军事入侵的发端。同时,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 在中国的统治日益衰弱,社会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依托庞大的网 索引擎, 教师 生提供完整的《南京条约》、林则徐奏章、虎门销烟绘画等方面的真实资料,以期使学生对《鸦片战争》课程的内涵与复杂程度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以此增进自身史学思考与批判精神的培养。

结论:综上所述,新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多的可能性与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学需要立足实际,将数字化支持下的网络设备与多媒体等与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体现出其在学科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更好挖掘学科对学生的塑造与培养作用,为学生个人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优良保障。

参考文献:

[1]单杰玲.数字化转型智慧课堂视域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初中历史八上“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5,(13):84-86.

[2]梁桂梅.数字化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智力,2025,(05):112-115.

[3]冯盼盼.教育信息化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2,(0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