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超声引导微创介入用于浅表肿瘤诊断临床观察

作者

张俊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总医院单位邮编:012100

浅表肿瘤是一类发生在人体皮肤、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表浅部位的肿瘤统称,通过触及、影像学检查容易发现,常见脂肪瘤、甲状腺腺瘤等良性肿瘤,具有生长缓慢、边界清晰等特点,也包括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特点[1]。浅表肿瘤位置表浅,早期时容易被发现,但是良性、恶性的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需要采取科学的诊断方法鉴别性质,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2]。影像学检查在浅表肿瘤诊断中广泛应用,首选超声检查,可以确定肿瘤大小、位置、内部回声等,但是无法直接进行病理性质的判断[3]。超声引导微创介入可以准确定位肿瘤位置,精准获取肿瘤组织样本,提高诊断准确率[4]。本次研究报道了超声引导微创介入在浅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浅表肿瘤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3 例浅表肿瘤疑似病例(2024 年1 月至2024 年12 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n=43)男性24例、女性19 例;年龄 38-83(65.35±4.15)岁;穿刺部位:左侧颈部 11 例、右侧颈部7 例、左侧腋窝10 例、右侧腋窝5 例、左侧锁骨上窝 6 例、右侧腹股沟4 例。对照组(n=40)男性22 例、女性 18{B} ;年龄 38-83(65.35±4.15)岁;穿刺部位:左侧颈部 10 例、右侧颈部7 例、左侧腋窝 10{B} 、右侧腋窝 4 例、左侧锁骨上窝5 例、右侧腹股沟4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超声引导进行诊断,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超声引导穿刺部位。将耦合剂均匀涂抹在超声探头及皮肤上,通过横切、纵切、斜切面进行扫描。对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进行观察,明确边界、内部回声,判断是否存在钙化、液化。根据超声扫描结果确定穿刺部位,如果回声均匀,从团块中心及两侧取材。如果回声不均匀,则从不同回声区域中心进行取材。

1.2.2 研究组

采用超声引导微创介入进行诊断。按照对照组超声扫描方法确定肿瘤的位置,初步确定穿刺部位。取2.5ml提前配置好的干粉剂、氯化钠注射液 通过肘静脉快速团注,然后将 5ml 氯化钠注射液通过静脉注入,进行超声图像的实时观察,观察时间2 分钟。按照超声图像对穿刺取材位置进行确定,均匀增强模式下取材包膜下、中心。非均匀增强模式下,从异常低、高、无增强区域进行取材。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并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5.0 软件对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属于技术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 检验,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浅表肿瘤诊断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浅表肿瘤诊断结果见表1。

表 1 两组浅表肿瘤诊断结

3 讨论

浅表肿瘤临床发病率高,具有良恶性之分,不同性质的肿瘤治疗原则及方法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进行肿瘤性质的确定,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为肿瘤位置表浅,可以通过观察、触摸及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但是因为部分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存在较高的相似度,例如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等,增加了诊断鉴别难度,在确诊时对病理诊断依赖性大。超声是临床上用于诊断浅表超声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观察肿瘤形态、回声、血流等,需要时可以通过超声引导进行穿刺,获取样本后做活检,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对照组,提示超声引导微创介入在浅表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通常依靠超声定位肿瘤,然后进行半盲穿刺,医生在穿刺操作时不能实时调整穿刺针的位置、深度但是部分肿瘤位置不佳、体积小或者与血管、神经相邻,增加了取材的难度,需要依赖医生的经验,容易导致取材位置偏离肿瘤核心,造成样本代表性不足,容易出现假阴性[5]。另外,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因为不能进行实时监测,一般只能进行1-2 针穿刺,无法判断是否采集到肿瘤实质的样本,可能仅采集到良性或者低危部位的样本,容易将恶性肿瘤诊断为良性肿瘤。采样时可能因为获取的样本量不足而无法进行病理诊断,导致诊断失败。穿刺时为了避开血管、神经等会造成穿刺点偏离肿瘤核心,降低样本质量。超声引导微创介入则通过超声实时成像,医生可以动态观察穿刺针的入路、肿瘤内部结构,可以在穿刺取材时尽可能避开坏死区,从血流丰富的活性区域内取材,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下取材的质量更高,能够获取具有代表性的肿瘤组织,进而提高诊断准确率[6]。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可以进行多次的靶向穿刺,获得足量的样本,样本的代表性强,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超声引导微创介入操作时可以实时显示穿刺针的穿刺路径,将肿瘤周围血管、神经等清晰显示出来,医生可以避开危险位置,在可操作范围内尽可能接近肿瘤核心区域,保证了取材的质量。超声引导微创介入可以获得足量、完整的肿瘤组织样本,为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全面依据。超声引导微创介入为医生提供了可视化导航,对操作者的经验依赖程度降低,减少了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微创介入在浅表肿瘤诊断中具有很高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尘.高频超声用于浅表软组织 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8(08):183-185.

[2]宋奕薇.基于超声特征预测浅表 及侵袭性[D].大连医科大学,2024.

[3]张小玲.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器官及软组织肿块诊断效能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32(02):338-34

[4]邱霜,陈琴.浅表组织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0):124-126.

[5]王文荣,李建伟,胡萍,等.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07):122-124.

[6] 陈姗姗 , 白洁. 超声引 导微创介 入技术在浅 表肿瘤诊治 中的应用[J]. 中国肿 瘤临床与 康复,2020,27(08):90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