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贾燕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第一中学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仅是应对考试的工具,更是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凭借其生动、直观、互动性强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本研究将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通过情境化教学策略提升初中生的语文能力,并培养其综合素质。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1.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够适应未来生活与职业要求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 起力 。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 良好综合素质的公民。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语文教育也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2.情境化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情境化教学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贴近生活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情境化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情境设置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实际意义和趣味性。以“《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设置家庭日常场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温暖,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父亲送别的情景,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父亲的深情与作品的内涵。此举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也提升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与人文素养。

3.核心素养与情境化教学的结合点

核心素养与情境化教学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情境化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表达,从而 们的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观点,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学习《荷花》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户外教学场景,带领 荷花池,学生在自然情境中观察荷花的生长变化,讨论荷花的美丽及其象征意义。通过这种生动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知识,还学会了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升自我表达和理解能力。因此,情境化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二、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1.情境创设与课堂设计

情境创设是情境化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情境,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景中学习,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设计课堂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情,灵活设计不同类型的情境。在教授《古诗二首》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到户外,仿佛置身古代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色与情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感受到的自然景观即兴朗诵古诗,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诗歌的内涵,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2.互动性教学与学生参与

情境化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参与的任务和活动。教师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或课堂中展开积极的互动。在《鲁滨逊漂流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分别扮演书中的不同角色,如鲁滨逊、星期五等。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体验到书中人物的情感与困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演绎故事情节。在这种互动中,学生不仅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3.情感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

情境化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特别注重情感的培养。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情感表达和共鸣的重要平台。教师通过设置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感角度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他们的情感认知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教授《我的妈妈》一文时,教师设计了一种温馨的家庭情境,让学生通过讲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情感驱动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感受母爱的伟大,还能够在分享中体会到亲情的深刻意义。情境化教学通过情感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在情感的基础上培养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结论

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情境,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情感共鸣。情境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情境化教学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通过课堂情境的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使用场景中进行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还加强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情境化教学促进了学生从知识的学习到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情感理解方面有显著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红. (2019).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17(4), 55-58.

[2]张琳. (2021).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学语文教学》, 39(3), 22-25.

[3]王伟. (2020). "情境创设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结合路径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 30(6), 108-111.

[4]赵丽. (2022). "情境化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础教育研究》, 21(2),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