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核心角色定位及实践策略

作者

陈海群

化州市建设学校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逐步重塑教育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AI 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传递者。然而,在AI 的辅助下,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AI 的引入并非是对教师的替代,而是赋能教师,使其能够更高效地执行教学、评估和个性化教育等任务。因此,了解和明确教师在AI 赋能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角色及其实践策略,对于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传统教师角色的局限性

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递者,承担着灌输知识和技能的主要任务。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通常依靠课本、讲解与板书来进行知识传授。教师 中较为单 ,主要集中在教授固定教材内容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然而,这种模式缺 关注 教师无法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以“同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 生掌握情况,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反馈效率较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角色模式逐渐暴露出无法应对复杂教学环境和个性化教育需求的短板。

2.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工智能的引入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转变。AI 技术,尤其是智能学习平台,如“学而思网校”的 AI课程,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教学内容。 例如 AI 可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并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自动调整难度。教 仅依赖传统讲 而是能够借助AI 的辅助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进度,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化问题。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不仅要利用AI 工具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这种转变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 教师角色多维发展的实践探索

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化,还涉及教师多维度的能力发展。随着AI 的应用,教师的职责扩展至多个层面,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与考试评估。在“作业帮”平台的应用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动机。AI 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情绪数据,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情绪波动或学习焦虑,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体验的调解者与优化者。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AI 技术,以保持教育方法的先进性和适应性。通过与AI 的深度合作,教师的角色得以丰富,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科技与情感的双重投入,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背景下中小

1.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以“作业帮”为例,该平台利用AI 技术自动批改学生作业,并生成分析报告。教师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学习报告,能够快速了解学生在各学科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AI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例如,某小学的数学教师通过“钉钉教育”平台,利用AI 智能推荐功能为学生推荐个性化的练习题,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加高效。教师可以根据 AI 分析结果和系统提供的资源,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

2.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AI 赋能教师不仅改变了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提供了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实现方式。以“新东方在线”平台为例,平台通过AI 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结合每个学生的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分析结果来指导教学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某中学的英语教师利用AI 工具为学生设计了差异化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进 学习。通过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在薄弱环节得到及时的帮助。教师不仅仅是传统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成为学习路径设计者与指导者。

3. 教师与AI 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工作

教师与 AI 的深度融合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策略。AI 为教师提供了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则通过与AI 的协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学而思网校”为例,平台通过AI 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自动生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报告,教师根据这些报告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教师通过AI 分析结果,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结论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个性化教育的设计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AI 技术提升教学效率、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并实现与AI 的深度融合。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能提高教学的精准度和效果。通过AI 的辅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问题,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推动学生在各学科领域的全面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使其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和课堂互动。教师与AI的协同工作,促进了教育方式的创新与进步,为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涛. (2023).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 45(4), 12-1]刘洋. (2022).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教育信息化研究, 34(3), 29-34.

[3]赵敏. (2021). 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与实践. 教育教学研究, 39(6), 88-93.

[4]陈杰. (2023). 教师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探索. 教育创新与实践, 41(2), 102-107.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专项科研课题《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定位研究》(项目编号:GDSZSYKT202429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