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住宅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质量提升途径
陈亚龙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引言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材料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施工进度和最终质量。科学高效的材料管理能够确保材料供应及时、质量可靠,减少材料浪费和损耗,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前许多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存在材料管理混乱、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因此,探讨住宅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采购控制要点
工程施工现场材料采购需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制度,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证照、生产规模、供货能力等基本条件,在材料采购环节中应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表,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采购时间以避免因供货不及时而导致工期延误,通过询价、比价、议价等方式,选择性价比最优的供应商并签订规范的采购合同,明确材料规格、技术要求、交货时间等具体条款。在采购过程中应实施动态跟踪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采购策略,同时建立供应商履约评价体系,对供货及时性、材料合格率等指标进行考核,从而形成良性的供需关系,对于大宗材料采购,可采用集中采购方式,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BIM 模型能够详细描述建筑项目中的各类物资需求,从设计到施工阶段的每个物资项都可以在BIM 中得到清晰呈现。通过与项目进度同步,BIM可以帮助物资管理人员精确估算所需物资的种类和数量,避免传统人工估算中的误差。在 BIM 系统中,物资需求清单可以根据项目设计自动生成,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与 ERP 系统的集成还能够将物资需求信息自动传递到采购管理系统,直接生成采购订单,缩短采购周期。BIM还可以实时更新项目设计变更,自动调整物资采购清单,确保采购计划与实际需求一致。任何设计调整或变更都能够迅速传达给物资管理团队,避免不必要的物资采购错误。
ERP 系统整合了设计、采购、施工、财务等部门的信息流,使得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更加高效。通过 ERP 系统,项目管理者可以随时查看物资采购、库存状态及财务状况,实时调整采购计划。ERP 系统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设定详细的采购预算,并根据实际需求、库存情况和财务状况,自动生成采购计划。系统中的预警功能能够在预算超支、采购量异常等情况发生时,及时提醒管理人员,避免资源浪费。ERP 系统可以与供应商的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供应商信息的共享,包括价格、供货能力、交货期等,与供应商系统的实时对接,能够提高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2 材料运输存储控制
2.1 运输路线规划
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运输路线规划需充分考虑道路通行条件、交通管制时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输方案,对大型构件运输,应提前踏勘运输路线,测量道路宽度、转弯半径、限高等参数,以避免发生车辆受阻情况。根据材料供应地点分布情况,合理规划运输路径,选择最短运距路线,有效减少运输成本,针对施工现场周边交通情况,宜选择避开交通高峰时段进行运输作业以提高运输效率。在运输过程中应实施动态监控,及时掌握车辆位置信息,确保材料按时到达现场,对于特殊材料运输,则需配备专用运输车辆,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运输过程安全可靠。
2.2 装卸作业控制
装卸作业控制需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配备适用的机械设备并明确作业人员职责分工。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吊装工具,采用正确的捆扎方式,防止装卸过程中发生变形损坏,在装卸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标识划分作业范围,避免与其他施工作业发生冲突,采用机械化装卸方式时,需选择起重能力匹配的设备并合理设置装卸点位置,减少二次搬运,装卸作业前应检查机械设备,确保性能良好,实施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于易碎材料装卸,应采取缓冲保护措施,减少冲击力对材料造成的损伤,装卸作业时应根据材料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使用专用工具进行装卸作业,装卸作业区域要保持场地平整,设置必要的坡道和支撑设施,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装卸记录,通过规范化的装卸作业控制可降低材料损耗,提高装卸效率,实现材料装卸作业标准化。
2.3 存储布局优化
施工现场材料存储布局需要结合场地条件,科学规划材料堆放区域,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应按照材料性质划分存储区域,设置醒目的标识牌,标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等信息。对易受潮材料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设置排水设施,确保存储环境干燥,易燃材料需要远离火源,设置隔离带,配备消防设施,大型构件存放区域应铺设硬化地面,采用垫木支撑,预留检查通道,对于水泥、砂石等散装材料存储区域应设置挡墙,防止材料散落,钢筋等长条材料需要采用分层堆放,并设置防滑支架以保证材料稳定性。对周转材料应进行分类存放,设置专门区域,便于清点核查,建立材料存储位置图,标注各类材料存放区域,方便材料查找调配,施工现场应设置材料装卸区,配备必要的装卸设备,减少二次搬运。在材料存储区域设置防护围栏避免机械施工对材料造成损坏,合理设计材料运输通道,保证车辆通行顺畅,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材料应当分区存放,设置材料标签,做到整齐有序。
3 强化材料使用过程管理
3.1 加强质量管控
建立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施工。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材料使用符合质量要求。对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的材料使用进行重点监控,如混凝土浇筑、钢筋连接等,确保工程质量。
3.2 提高余料回收与再利用水平
制定余料回收管理制度,明确余料回收的范围、流程和责任。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余料回收区域,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余料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对可再利用的余料,如剩余的钢材、木材等,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投入使用;对不可再利用的余料,进行合理处置,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余料回收与再利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材料追溯监督
材料追溯监督需要完善信息记录体系,实现材料全过程可追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等环节,记录相关数据信息。通过条码标识等技术手段实现材料快速查询和定位,建立材料使用台账,详细记录材料使用部位、使用数量等信息,实施材料批次管理,对每批次材料赋予唯一编号,建立批次信息档案,对材料流向进行动态跟踪,记录材料转运、储存、使用等环节信息,采用电子信息系统对材料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和共享。
结束语
住宅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质量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有效提高材料管理效率,降低材料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材料管理方法,提高材料管理水平,推动住宅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镇.论住宅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质量提升途径[J].居舍,2024,(36):178-180.
[2]蒋小丰.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问题及其改进[J].四川建材,2022,48(08):99-100.
[3]付慧,唐飞.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石河子科技,2021,(04):40-42.
[4]姜小林.浅谈材料管理在施工全周期中的重要性[J].建筑工人,2021,42(06):33-35.